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山东梆子:传承表演要以观众为中心(观察)

李代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0月16日   第 05 版)

  图为山东梆子剧照

  作为山东地方戏曲的代表,山东梆子唱腔优美,激昂高亢,剧目所表现的内容题材,范围十分广阔,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第十四届“文华奖”参评剧目,《两狼山上》《圣水河的月亮》等剧目在戏曲表现方式的创新和改变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例如引入西洋管弦乐器,用交响乐的编配手法等表现其音乐感染力,受到了好评。现代戏《圣水河的月亮》讲述了在圣水河边生活的中年妇女老耿在丈夫忠义移情别恋之后,承包荒山,建起了休闲度假村,成了女强人。后来,忠义病重,老耿经过痛苦抉择,最终收留了忠义。该剧以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状态为素材,以山东梆子这一戏曲形式表现,贴近百姓生活,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使人耳目一新。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该剧导演裴福林曾说,老耿代表了深受传统道德熏陶的女性形象,而女大学生刘芸则是当代年轻人追求自我、敢爱敢恨的缩影。“我们不引导观众说这些人物谁对谁错,生活本身是复杂的,这个戏表现的就是活生生的生活。”

  《圣水河的月亮》在山东剧院举行首演时,观众栾玉霞说:“意义特别好,传播的是一个正能量,挺感人的,好几次我都跟着他们一起流泪了。”同济大学教授朱恒夫认为:“当前中国戏曲追求阳春白雪式的‘贵族化’无助于戏曲艺术走出困境,中国戏曲的唯一出路在于民间化,只有面向最广大的普通民众,戏曲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谈及当今戏曲改革,似乎只有流光溢彩的舞台,身段姿美的舞蹈,华美艳丽的服装才能赢得现代观众。但是,一种戏曲有一种戏曲的特质,即使在戏曲中融入现代元素,亦不能背离传统,不能背离生活,应在故事内容上契合观众的审美习惯,在表现方式上坚守戏曲程式性、虚拟性等特征。从这个角度上说,山东梆子《两狼山上》《圣水河的月亮》等剧目没有偏离这一方向。

  群众性戏曲文化活动,为山东梆子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山东梆子积极投身民间,扎根民间,在复杂多元的社会中坚守,并自觉地融入新时期民间文化生态与市场,秉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主旨。中山大学教授李宗桂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价值支撑,“现在的国学热、收藏热、古典戏剧热、古代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热和非遗发掘、保护热潮,以及其他种种涉及传统文化的文化热点、社会热点,无不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强烈需求”。追本溯源,每一个地方剧种的发展无不承接传统戏曲而来,每一个剧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它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普通百姓传递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凝聚的思想感情、伦理道德与价值观念,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民族音乐理论家洛地曾说:“‘戏剧的生死存亡’并不只是戏剧界的事,更不只是演员的事,他们担负不了这样的重任,从根本上说,乃是‘观众、看官’的事。”这就要求戏曲表演要以观众为中心,把观众作为决定演出成败的主人。

  戏曲需要传承,需要创新,但这一切的工作都需要面向普通观众,仅靠豪华阵容的大制作并不能挽救一个剧种。各种地方戏曲在继承和发展过程中与本地域民俗、民情密切交融,形成了戏曲与民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正因如此,戏曲需要了解观众的欣赏水平、欣赏习惯,了解他们的审美追求而努力“趋承”,但是这种趋承,不是消极地一味迎合,而是以符合生活情理的表演“使观听者如在目前,啼听忘倦,唯恐不得闻”(元·胡祗遹)。失去民间的生存土壤,则必将失去戏曲的未来。当前,许多山东梆子剧团演员纷纷开展“送戏下乡”等活动,许多山东梆子民间艺人亦粉墨登场,并且创作了大批贴近时代,贴近观众的优秀剧目,为该剧种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参选本届“文华奖”,山东梆子推出了部分精品剧目,但从整体上看,包含不同审美层次的群众性戏曲活动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而且剧目多为几年前的创作,新编精品剧目仍然较少。所以说,振兴山东梆子这一传统剧种仍然任重道远。

“十艺节”让老百姓共享文化成果(聚焦)
中华文化是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山东梆子:传承表演要以观众为中心(观察)
赵忠仁美术馆在北镇揭牌(资讯)
责编:宋 冰 邮箱:cutesongbi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