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陈家泠的“化境”之美

钱晓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0月11日   第 16 版)

  自游自在
  陈家泠

  三山五岳、观音罗汉、鱼翔浅底、龙袍工艺……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化境——陈家泠艺术展”写天地人三界,囊括人物、山水、花鸟以及工艺美术,揽中华五千年精华。

  虔诚祈祷、倾心写意、美丽抒情,陈家泠坦荡胸怀,深切地拥抱世界、关爱心灵。展览将分为人、山、花、艺四大部分,分别取名为:万种风情、万水千山、万紫千红、万变为宗。

  在他作品中,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放,艺术在日常生活中融化、滋养。陈家泠给北京城带来梦想花开的海派艺术,传统出新的笔墨源流,人物、山水、花鸟画齐放的中国画意境;陈家泠同时又把国画渗透到传统龙袍的织造工艺“缂丝”和明清家具、瓷器、服装等生活用品上,笃行着“日用即道”的古训。

  这次展览是陈家泠继2007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以花鸟画为主体的展览之后的又一大型个展。陈家泠的画被吴冠中先生称之为“眼前一亮,印象很深”,“都是很用心的。”相对6年前的展览,这次画展有两大新特点,一是作品从花鸟画为主,走向人物、山水、花鸟画和工艺美术全面拓展;二是展示从面向美术专业观众,向大众普通观众拓展。

  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被誉为20世纪中国画的4位大师,除齐白石外,三位都是来自江浙上海的,堪称是海派文化艺术的宗师。百年以来,海派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国家形象和时代符号。

  150年前,战乱使得江浙大批文化人汇聚上海。在上海向世界开埠通商的大背景下,海派崛起,浙人成为了海派的中坚骨干。海派开放的视野影响了中国画的现代走向。进入21世纪以来,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杭州人陈家泠在传统的承续和传统精神的新语汇、新载体等方面提出了系统完整的新思维,展现了堪称辉煌的21世纪海派美术新图景。

  这次陈家泠艺术大展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万种风情,即人物画,包括上海月份牌美女、西藏人物、非洲中东人物等;第二部分是万水千山,即山水画,包括作品三山五岳、四大名胜、桂林、长江等;第三部分是万紫千红,即花鸟画、鱼系列;第四部分是万变为宗,取意为万变不离其宗,包括陈家泠陶瓷、家具、缂丝、服装、织锦等作品。展览表明,陈家泠在艺术上打通了中国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界限,在三个领域都取得了创新成就,进而把中国画的笔墨推广到诸多生活实用器皿和生活过程中去。

“最”字慎用
“中国美术家眼中的世界”
什么是优秀的策展人?
艺讯
陈家泠的“化境”之美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