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一个人,一座城(编辑部故事)

——“名家话北京”栏目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宦 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0月11日   第 05 版)

  姚海龙制图(海外网)

  经过一段时期的紧张筹备,9月17日,以全面展示首都北京风貌为主旨的“北京时间”专版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其清新疏朗的版式,活泼大气的内容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其中的“名家话北京”栏目更受到人们的关注,至今推出的4期均反响良好,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网、凤凰网、星岛财经网、网易、搜狐网等多家网站进行了转载。

  精心选择名家大家

  “要响亮、要特色、要有包容性!”这是“北京时间”的整体基调,也是在每次确定选题时始终坚持的标准。为了更好体现这座四方城的文化底蕴,向广大读者传递出北京的精气神儿与号召力,“名家话北京”栏目抓住“名家”和“北京”两个关键点,希望通过北京学界、政界、文化界的名人名家,说北京新事、谈北京变化,将新北京的魅力与老北京历久弥新的韵味有力地整体呈现出来。

  栏目以舒乙先生的《期待重现香山寺》为开篇,后又刊登了苏叔阳、王蒙和孙玉玺3位知名人士的随笔。以名家对北京的变化所作的随笔为载体,展现北京新风貌,这个独特的定位使得该栏目一经推出便受到广泛关注。

  视角独特内容详实

  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北京。尽管北京城里名人名家不少,但要选择出符合栏目要求、且能创作出合适文章的名家却并不好找。栏目定位确定了之后,编辑和记者开始寻找符合条件的名家,并通过查阅他们的经历、作品等来判断是否适合成为这一栏目的作者。

  第一期刊登了中央文史馆研究员舒乙先生的《期待重现香山寺》、第二期则是著名剧作家和诗人苏叔阳先生的《最爱天坛圜丘台》。两篇文章都将目光放在了北京历史古迹与著名景点上,一来这些景点本身代表着北京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二来这些名家对于这些古迹的深沉情感更容易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第三期作家王蒙的《守望老北京的文化记忆》和第四期外交官孙玉玺的《北京巨变说忧喜》,则写出了作者本人对于北京近年来城市变化的欣喜或忧虑,引人深思。

  “文化不是零和模式。”王蒙对于现代性与传统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看法,发出了当今社会不可多得的理性声音。在王蒙看来,现代文化引领,不应该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和抹杀,而应该是在现代观念下尊重历史,保护文化,保护特色、保护文化遗产。这种观念也正是我们希望借由“名家话北京”栏目传递给读者的。他在我们选登的《守望老北京的文化记忆》一文中,为北京城市变迁中的胡同、餐馆、老字号等代表着北京文化记忆的元素的保留而一力呐喊,给市政规划与文化传承方面带来了许多有益的思考与建议。

  古韵之中体会“新”“变”

  一位土耳其诗人说过,“人生有两件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母亲的面孔之所以不会忘记,是因为其中蕴含着无限的情感与依恋;城市的面孔之所以令人无法释怀,是因为其中承载着深邃的精神与文化。

  一座城市,必然有许多属于这个城市的独特记忆。而要真正展现这座城市的底蕴与魅力,就离不开城市的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甚至街头巷尾的闲谈,文人骚客的诗篇。正如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眼中也有每个人属于自己的北京。然而这一千、一万个北京放在一起,就是所有人共同生活的当下,更是所有人寄托希望的未来。这是城市的美,也是北京的魂。

  将名家与城市两个元素紧紧地结合起来,使得我们在忙碌生活其中的同时,能够跟随名家笔下灵活生动的文字,重新关注北京的“新”与“变”,从中领略这座城市的“古”与“韵”,这是我们希望通过“名家话北京”这个栏目能够实现的目标。希望海内外读者能够通过这个栏目,和我们一起,见证美丽北京的发展变化。

一个人,一座城(编辑部故事)
微信自媒体的“诱惑”
好声音
用独家打造“海外Style”(网编手记)
责编:徐 蕾 邮箱:xulei@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