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10月01日 星期二

父亲国庆秋收忙

韩星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0月01日   第 07 版)

  像约好似的,国庆节一到,庄稼也争着往家跑,都扎堆地成熟,农忙也就开始了。

  父亲没和我约定,但“国庆”长假,我仍会如约而至。他们年龄大了,虽不服老,但干起活来已力不从心,而我,就是他们的那颗定心丸。

  秋收很忙,但绝不忙乱。赶早砍玉米,趁露割黄豆,午热剥棒子,摸黑拾棉花……看似杂乱无章的农活,在父母手里,变得有条不紊。玉米、黄豆和棉花,如同国庆阅兵上的士兵,踩着各自的时间点,迈着整齐划一的步子,“字正腔圆”地向家走。

  天还没亮,父亲就把我喊起来,去砍玉米。父亲一去六行,大步流星向前推进。我一去四行,紧追不舍。很快,我就败下阵来,腰酸腿痛,手脚也不听话。我问父亲,砍玉米为啥起这么早?父亲笑笑,因为要对付你这样的懒人!两眼一抹黑,你也就老实干活了。

  天黑,就不会动辄向地头看,焦躁地盘算啥时候能砍完。我脸一热,闷头砍起来。父亲接着说:晚上湿气大,玉米叶不会拉人,灰锈也不会钻到嗓子里,最重要的是,晚上心静,出活。我连连点头,没曾想,干农活也有学问!

  没干多久,手就磨出水泡,劲也使不上。父亲让我手放松点,腰下弯点,顺着玉米的劲,不能由着自己的性。我唯唯诺诺,对于庄稼和农具的脾性,他比我胸有成竹。

  天麻麻亮,我们就砍到了地头。父亲很满意,对我,以及他自己。60多的年纪了,他还不承认自己老。喝口水,喘口气,他又开始新一轮的劳作:割黄豆。

  比起玉米,黄豆的范儿可大了,像挂满勋章、端坐在椅子上的将军,你要把腰弯得足够低,才能触到它。我想,正因如此吧,才“趁露割黄豆”。就像“西安事变”,“兵谏”就要攻其不备。如若等到日上三竿,豆粒还不跑得一干二净!

  对我的说法,父亲赞不绝口,可真操起镰刀干起来,真苦煞了“张杨”二将。

  一块地割完,我和父亲也泄了气。还好,母亲及时送来饭菜。就地填饱肚子,天也热了,开始剥玉米。砍玉米累,割黄豆苦,剥玉米则苦累交加。头晒得发晕,手抠得生疼,脚蹲得酸痛,不过,看着一穗穗饱满的玉米,那些苦很快就融在汗水里,有了味道。

  待太阳落山,露水从夜色里跳出来,母亲就张罗着拾棉花。夜色里,棉花如同一朵朵白云,而我们,就生活在云上。我穿梭在棉花丛中,腰都弯到了地上,却一点也不累。父亲说,是沾了地气。在这里,他从没感到过累。

  晚上,看阅兵式,将军弯腰给士兵颁发奖章。我一下想起父亲和庄稼。没错!父母就是庄稼的将军,那些饱满的果实,是耀眼的勋章,充家实园。不经意间,在庄稼地里,我陪父母度过一个别样的“国庆”。

放歌十月
三代人的国庆节
异国他乡庆国庆
一个人的阅兵式
父亲国庆秋收忙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i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