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师范教育第一人,他是“东南实业领袖”,他将“棉铁主义”作为“实业救国”良方,他所开创的“南通模式”是中国工业和城市发展的有益尝试。他就是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
创办当年最大民企
1894年,41岁的张謇状元及第,实现了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最高梦想。此后一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张謇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救国之路。他在日记中写道:“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鉴于中国当时的政治环境,张謇选择南通来实现他的强国梦,决定先开办纱厂,以此作为“实业救国”的突破口。
南通是我国传统的产棉区,此地棉花产量高,质地好,纤维长,富有弹性,很早就以“沙花”而闻名。日本纱厂早就对“通产之棉”垂涎已久,《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更使他们蠢蠢欲动。为了抵御日方资本侵略,避免南通成为日本纱厂的廉价原料产地,张謇兴办实业的第一步就选择了办纱厂。
但纱厂的创办困难重重。中央政府各级官吏腐败不堪,国库空虚,指望官僚资本犹若镜花水月,地方官僚地主对此也持观望态度。建厂资金匮乏,经验和人才不足也是很大障碍。但执拗的他绝不轻言放弃,强国梦鞭策他继续坚持下去。最后,他决意仿照洋厂,采用股份制向社会筹集资金。
历经“千磨百折,首尾五载,忍侮负讥”,1899年4月14日,大生纱厂正式开工。张謇之所以将纱厂取名为大生,源自《易经》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其意在给普通老百姓以生计,使他们能有饭吃,有衣穿,方能以图将来。这也是张謇办企业、兴实业的根本出发点。在张謇的努力下,开工1年后,大生纱厂就获得2.6万两白银的净利润。到1922年张謇70岁时,大生集团4个纺织厂,资本已达900万两白银,有纱锭15.5万枚,占全国民族资本纱锭总数的7%。除了纺织业,大生集团还积极涉足其他轻工业,到20世纪20年代初,张謇亲手创办的大生集团已经包括69家各类企业,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张謇的事业也由此达到了顶峰,成为影响中国政局的工商界巨擘。鉴于他为中国民族工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张謇被世人公认为“东南实业领袖”。正因如此,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说:“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兴办教育文化事业
“人才是立国之本,而人才出自教育”。在兴办实业的过程中,张謇深深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张謇的救国方略是以教育为父,以实业为母,他认为,“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在各项教育事业中,张謇尤其注重师范教育,他把师范教育视为一切教育之母,认为只有发展师范教育,专科以上的高等教育才能有其基础。因此,他在家乡开办实业的同时,又积极兴办教育文化事业,特别是开办师范学校。
1902年8月,张謇利用在大生纱厂历年积累未支的个人薪俸2万余两白银,再加上他四方筹集的资金,于1903年4月27日创办了我国近代第一所独立设置的私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属于中等师范性质,主要培养小学教师。后来学校根据需要不断增设新的学科、新的设施。学校的发展已逐步超过了一般中等师范学校的范围,具有大专学校的基本建制规模了。除了通州师范学校外,张謇还陆续设立了女子师范学校、盲哑师范、乡村师范、甲种师范讲习所、乙种小学教员讲习所等师范学校。为了践行自己的梦想,他一直朝着普及国民教育的目标前进。
从通州师范学校创办至1925年的20余年间,张謇将他在大生纱厂中的全部工资与部分红利捐作教育、慈善及地方公益经费。据统计,他一生在南通教育上的投资为257万两白银,到1924年,他在南通地区共创办小学370余所、中等学校6所、高等学校3所,初步形成了以基础教育和农、工、商、科技为中心,包括学前、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在内的较为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其中尤以师范教育为首创。
张謇的教育实践取得了很大成绩,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对南通的教育水平有很高的评价,称:“南通者,教育之洋,吾尤望其成为世界教育之中心也。”
打造“近代第一城”
自近代以后,中国开始出现新的城市规划学说。例如,康有为的《大同书》和孙中山的《建国方略》,都提到了这方面的规划。但囿于时代条件的客观限制,这方面的实际建设却大多有名无实。不同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也不同于被列强占领、通过租界、商埠等发展起来的城市,作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产物,南通是中国人基于自己的理念,比较自觉地、有一定创造性地、通过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经营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其中,张謇居功至伟。
1905年,在设立国家博物馆的倡议迟迟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张謇以个人财力兴建了南通博物苑。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现代博物馆;
1909年,张謇创办了南通电灯厂,城市开始用电灯照明;
1913年,张謇建立大聪电话公司,创办南通城乡邮政和电话业务;
1916年,张謇设立气象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1919年,张謇建成南通更俗剧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树立新风。
此外,张謇还在南通开设南通医院、养老院、残废院、育婴堂等慈善事业,又整治水利、修马路,兴建东、西、南、北、中5座风格各异、功能有别的公园,为南通百姓提供休憩场所。他不遗余力地开展城市建设,形成了南通一城三镇、分片布局的城市格局……
通过发展实业、教育、农垦、渔业、水利、交通、文化、社会福利等诸多领域,张謇初步实现了南通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南通也由此成为近代中国“模范县”、“中国近代第一城”,在上世纪初开创了长达30年的黄金时代。
1912年—1921年的《海关十年报告》(英国),曾对南通作了这样的描述:现为上海附属口岸的通州,早在1899年就开始了建设,它从一开始就坚持自治的原则。当地有财有势的商人在20年前就组建了南通自治会,对通州后来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报告》称,“通州是一个不靠外国人帮助,全靠中国人自力建设的城市,这是耐人寻味的典型。”
张謇曾说,“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因而他的事业虽在南通,终极关怀却在中国。在急剧变换的时代风雨中,出身于封建王朝的张謇却能清醒地“睁眼看世界”,并躬身实践长达30余载,他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早期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