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9月19日 星期四

天主教海门教区主教座堂:

传统拥抱开放(走进寺观教堂(11))

本报记者 申孟哲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9月19日   第 05 版)

  教堂外景

  沈斌主教在接受采访

  教堂内景

  婚礼

  如果你记得电影《教父3》中阿尔帕西诺在教堂中痛哭流涕的场景,你也一定记得那位慈祥的神父和那间能吐露一切的“小黑屋”忏悔室。如果你记得《巴黎圣母院》中敲钟的怪人卡西莫多,你也一定记得那座雨果笔下壮丽恢弘到无以复加的圣母堂。

  在许多人眼里,天主教是一个颇具“传统”和“神秘”色彩的宗教:哥特式教堂高耸的尖顶、罗马式教堂巨大恢宏的穹顶、绚丽多彩的宗教彩绘玻璃、威严庄重的红衣主教、神秘莫测的符号和仪式……近日,本报记者来到了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天主教海门教区耶稣善牧主教座堂,希望能通过亲身观察与体验,一睹这绵延2000余年的古老宗教的真实面容。

  

  现代建筑彰显传统魅力  

  听说记者要去教堂,司机师傅点了一下头,熟门熟路的样子。车子驶上青年东路,一直向东。在南国葱绿的植被掩映中,远远就可以望见两座高耸的尖顶,上面竖立着十字架,直插天空。“喏,那就是了。很容易看见吧?”司机对记者说。

  没错,这座极具辨识度的哥特式教堂,就是海门教区耶稣善牧主教座堂。经过带我参观的张越峰神父的介绍,记者才知道,这座一眼望去充满了欧洲古堡感觉的教堂,居然是一座2009年才落成的“新”教堂。

  抬眼望去,教堂外墙以灰色和蓝色为基调,整体以大理石为建筑主材,构筑起恢宏和威严之感。而两座高耸的哥特式尖顶,则最鲜明地体现出这座“新”教堂和欧洲古老传统的接续。在两座尖顶之间,是一尊张开双臂拥抱人间的耶稣塑像,像极了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山。

  “从地面到十字架将近50米。而哥特式的尖顶,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接近天空,让主听到我们的祈祷。”张越峰神父介绍说。

  登上教堂正门前的十五级台阶,可以看见正面的三座尖形拱门,这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风格。在3座拱门之上的正中央,是哥特式的巨大圆形彩色玻璃,缤纷色彩环绕的中心,是一只白鸽。张神父告诉我,那是天主教“圣父、圣子、圣神三位一体”中“圣神”的象征。

  推开刻着巨大十字架的沉重金属门走入教堂,你一定会被里面的空间和装饰所震撼。教堂内部以灰色和白色为主色调,营造出庄严和圣洁的氛围。教堂顶部依着外部的高耸而曲折,形成向上挺起的尖形拱顶。

  环顾四周,你会看到哥特式的尖拱依然无处不在:从窗户的形状,到连接着教堂上下两层的拱顶,都是如此制式。而在最靠近教堂顶部的地方,是一排排的尖拱彩玻璃。阳光从彩玻璃里洒进来,在尘世中投下神秘的宗教色彩。

  记者不禁感慨,只有真正身临其境,才能理解为什么源起于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能带给人们如此强烈的宗教体验和震撼。这样的建筑,的确已经超越了日常的、纤细的“美”,达到了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的“崇高”境界。

  “每一座天主教堂内部的设计都不一样,但一定都蕴含深意。你看那里的A和Ω符号,是希腊字母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意味着天主是开始也是终结。而你看祭台上的麦穗符号,那是《圣经》说的‘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张神父一一指给我看。

  记者看到,在弥撒间的顶上,有一尊耶稣的塑像。他面容平和,手里抱着一只羊羔,脚下也有一只小羊依偎;而在他身后绘着的蓝天白云下,一片开阔的茵绿草原,上面散落着的羊群神态自若地各自吃着草。

  “你看那些羊多么平和,多么自在,那是因为它们在主耶稣的身边感到安全,感到放心。人也一样,主就是我们最好的牧者。”张神父说。这样的图景,也是“耶稣善牧堂”之名最好的注脚。而在记者看来,也正是因为“传统”,这座现代教堂才别具一番宗教魅力。 

  

  民主办教焕发无尽活力

  和仪式一样,中国天主教的许多层面都在进行着可喜的变革。上任之初,沈斌主教便对媒体表示,他把培育工作和社会慈善服务,作为教区的发展重点。而在本报记者的专访中,沈斌主教也详细介绍了如何做好这样的培育工作。

  “我们希望能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通过对神父、修女的再培育工作,使他们真正成为福传工作中的‘领头羊’。心理学、管理学、演讲学等,都是我们为神父、修女‘充电’的课程。而在‘用心’之外,我们还需要‘用情’,即充分利用情感的力量。在对神父、修女的拓展训练和凝聚力训练中,教会人员更加激发了对教区‘家’的情感。”沈斌主教说。

  谈到慈善工作,沈斌主教告诉记者,教区成立了以已故主教郁成才命名的“成才助学工程”,关爱贫寒学子。而在海门教区下辖的各个堂区,都成立了“爱心小组”,无论是神职人员,还是教友,都为能参加“爱心小组”、服务社会而由衷地感到高兴。

  而民主办教则更是中国天主教发展的根本动力。沈斌主教说,近年来,以《天主教海门教区管理细则》为代表的十几项制度,使教区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他以《人事调动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为例告诉记者:“以前天主教的传统中,很多时候是主教说了算,这也滋生了很多弊端。但我们现在是民主办教,我们有教区管理委员会,还有教区咨议会。而只有用制度管人、管钱,才能真正发展教会事业。”

  “您谈的‘用心’、‘用情’和用制度办事,真可谓‘以德治教’和‘依法治教’相结合呀。”记者说。沈主教笑着点点头。

  谈到中国天主教事业的发展,沈斌主教很乐观。他说,国家现行的宗教政策对于教会事业的发展非常有利。《宗教事务条例》的颁布,使“教会的底气更足了”。社会上对宗教的态度,也比以前更加开放和包容了。“上世纪90年代我在北京上学,别人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是修士,他们都很诧异。但是现在你说你是有信仰的,别人会觉得很好,这就是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于宗教更加包容了。”

  沈主教还表示,现在各级政府对宗教事业的支持力度也是相当大的。“就拿主教座堂的建设来说吧,总占地达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的教堂,在1300万元的总耗资中,各级政府的支持就有300万元。而在土地划拨与置换、费用的减免方面,南通市政府更是给予了大力支持。”沈主教说,正是教会人员和政府、社会的通力协作,才造就了海门教区繁荣的今天。

  “现在中央领导的讲话,也让我们感受到国家对于宗教的重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这样的表述让我们十分振奋。”沈斌主教说。

  周日的主日弥撒中,张越峰神父在讲解福音时说:“如何得救?谁能得救?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面对抉择、压力、痛苦与焦虑?其实,得救与否,关键在于自己。天堂的门很窄,我们必须在生活中付出代价,有牺牲、有割舍、有奉献,才能进入天堂。”

  而这种奉献精神,在沈斌主教看来,正是目前社会所缺乏的。“我们最核心的教义是‘爱人如己’。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戴着面具生活,互相提防,才使人们有许多精神困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爱人如己’,互相包容、乐于奉献,相信社会的正能量会更多。”

  离开南通的时候,天阴沉沉的下起了雨。光线转暗,镜头中的教堂越发地像欧洲的古老城堡。在记者看来,虽然在许多时候天主教都保持着“传统”的形象,但如同一切古老而具备生命力的事物一样,它也踏着变革的脚步,张开臂膀拥抱时代与前进的力量。

  

  古老仪式蕴含深刻变革

  天主教的一大特色,是其复杂的仪式系统。而这些仪式,也使天主教更具传统和神秘色彩。记者运气不错,到达南通当天,就赶上了一场婚礼。而让我略感惊讶的是这对新人都并非教徒。

  时间刚过15时,雕刻着十字架的乌金色大门缓缓打开,新娘庄玉蓉挽着父亲的胳膊,踏上直通教堂主祭台的红地毯。红毯的尽头,新郎吴限已经等在那里。

  听神父布道、交换戒指、宣誓、蒙受祝福,是他们今天婚礼的仪式步骤。这样的仪式,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

  主持婚礼的是张越峰神父。虽然也是“80后”,但穿上绣有象征“圣神化为火焰降临人间”的火焰图案的一袭红袍,这位年轻人身上陡增一层神圣感。从《圣经·创世纪》到现代伦理,张越峰神父在布道中为新人送上叮嘱与祝福。观礼的人们安静聆听,和记者一样,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是第一次与天主教婚礼“亲密接触”。

  “愿上主降福你们在教会和亲友面前郑重承诺的婚姻盟誓,并福佑你们的家庭,帮助你们善尽夫妇和父母的责任,使你们的家庭成为模范,有助于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愿上主与你们同在,直到永远。阿门。”

  婚礼结束后,在对全国政协委员、海门教区沈斌主教的专访中,记者好奇地问:“作为主教,您怎么看待非教徒的教堂婚礼呢?”

  沈主教告诉我,两年前他作出这样的决定时,的确有一些教内人士以“不符合天主教传统”为由反对。但是在他看来,非教会人士愿意到教堂来举行婚礼,希望得到教会祝福,本就是愿意接受教会的体现。而举行婚礼,则是将教会介绍给社会的好机会。

  “两年前,国内这样做的天主教堂还很少,现在已经很普遍了。可以说,海门是开风气之先呀!”沈斌主教说。

  记者又好奇地问:“沈主教,教会的神职人员,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沈斌主教说:“在每天早上的弥撒结束后,我们都会接待一些来教堂的‘慕道者’,为他们讲解教义。平时也有许多教外人士过来,在忏悔室中向我们倾诉一些生活中的苦恼。我们都会尽力开导他们。为此,我们还请了一些专业人士,来给神父修女们讲授心理学的知识。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终傅’,这是教友在临终之前必须要做的仪式。我们的电话都是24小时开机的,只要听到要为教友做‘终傅’,手头不管有什么事,都会立即赶过去。”

  第二天是周日,按照天主教惯例,这里将有一场主日弥撒祭礼。记者8点钟来到教堂时,发现里面已经坐了几十位教友,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几分钟后,庄重而优美的《进堂曲》响起,弥撒开始。这是“进堂式”。之后,是致候词、忏悔礼、诵垂怜经、光荣颂、集祷经等一系列仪式。之后,还有最核心的圣祭礼。

  教友们在神父的带领下,时而起立,时而跪下,时而颂祷,时而歌唱。在庄重、复杂而又感情饱满的仪式中,记者仿佛置身于波涛澎湃的大海之上,身不由己地被汹涌的情感裹挟。

  弥撒结束后,在与张越峰神父的谈话中,记者才知道这样古老的仪式已经经过了深刻的变革。“你知道吗?在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之前,全世界都是要用拉丁语做弥撒的。之后,神父才得以用各自的语言做弥撒。”张神父说。

  那次会议的召开,是在50年以前。古老的宗教,终于要在现代社会中一步步变革。“只有更贴近民众的才更有生命力。”张越峰神父表示。

  制图:潘旭涛

 

 

 

传统拥抱开放(走进寺观教堂(11))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