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9月13日 星期五

台江苗绣:一个迁徙民族的“无字天书”

王锦强 冯金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9月13日   第 15 版)

  台江苗族刺绣

  作为一个没有文字和没有留下文字记载的民族,苗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沧桑中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优秀文化。能证明他们从远古走来的文化印迹和历史脉络的,一是民间歌师代代口传的古歌;二是苗族妇女以针线为工具,用巧手和慧心,创造并世代传承的苗绣。其中,后者被称为苗族内涵深刻、意向纷呈的“无字天书”。

  苗绣历史悠久,汉族文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就有关于苗族先民“积绩木皮,染以草食,好五色衣服”的记载。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上载有唐代东蛮苗谢元深觐见唐太宗时就身着“卉服鸟章”的苗衣。

  黔东南苗族服饰是中国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全身绣花,以银为饰”是黔东南服饰盛装的主要特点。刺绣是苗族服饰中最灿烂的装饰和最为经典的文化记忆,台江苗绣则是苗族各支系中的佼佼者。

  台江苗族刺绣的图纹造型丰富,针法多样。比如苗绣图纹造型中龙的纹样就有很多种,有鱼龙、鸟龙、蜈蚣龙、蛇龙、飞龙、水龙、蚕龙、牛龙、马龙、象龙、人头龙、双身龙、双头龙、草龙、花龙、叶龙、虾龙、蚯蚓龙、板凳龙等。这与他们的原始宗教信仰有关,苗族的信仰里有鬼无神,但是万物修炼到一定的程度后都将化身为龙。还有些龙的形象是来自于本民族的民间故事,也有的可能是受了远古神话中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形象的影响。而大量的鱼纹表现了古代苗族渔捞稻作的生产方式,同时由于鱼多子,成为繁衍的象征,反映了他们的生殖崇拜。

  苗族的鸟纹刺绣种类众多,最为突出的是苗族百鸟衣。制作这种服饰的黑领苗自称“嘎闹”,“闹”是鸟的意思。可见他们把自己当作了“鸟的传人”。此外,动物纹(比如常见的牛纹)、植物纹、几何纹、抽象纹、建筑纹、文字纹,也是苗绣中的图案。

  苗族刺绣的针法令人眼花缭乱。常用的针法主要有:锁绣、盘绣(包括缠绣、马尾绣、辫绣、绉绣)、平绣(包括破线绣、岔针绣)、打籽绣、数纱绣、布贴绣(包括贴花、堆花)锡绣、皮金绣等。

  在许多地区,苗族更习惯将剪纸花样贴在底布上,再用彩线依样走针排线,凡落针起针处全在花纹边缘,针脚均匀,疏密得当,排线不重叠不露底,绣面平整光滑,并因内里包裹着剪纸而呈浅浮雕状。这是苗族使用最多的针法之一,故熟能生巧,她们甚或无须剪纸底稿,也无须先在绣布上用笔画出绣稿,而仅以指甲在绣布上划出花纹图案的痕迹,便开始飞针走线,竟也不差分毫。

  苗族几千年的文化、文明、传承、发展都用针线凝聚在一件绣衣上。它涉及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手工技艺、美学、纺织、种植、符号、宗教、社会、经济、民俗等多学科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藏书室名趣话(史话)
古籍善本:拍场火热,保护堪忧
台江苗绣:一个迁徙民族的“无字天书”
河北西土城遗址基本确定为金代(文化地理)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