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9月13日 星期五

游博图

张稚丹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9月13日   第 11 版)

  8月29日,在三元桥坐上942路车,很空,每个人都有两个座位。

  车子一路向东行进,窗外慢慢空旷了起来,触目不再是水泥建筑,宽阔的绿色防风林带有如丛林,大有郊游之感,断续出现的成熟漂亮的现代建筑让人不由产生一种自豪感:我们中国也有这样的地方嘛!

  下车,迎着秋天的劲风,前面样貌普通的矮小女孩张开了自己的双臂,看来谁心里都有浪漫啊!

  大Party  

  顺义的新国展占地很广,树还小。走了很久才找到正门,填表换卡,刷卡过关,进入正在举办的第2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西一区展厅中央是各出版社的展位。中信出版社展出的书籍很有深度,一问,不卖。原来这个博览会主要是版权交易,并不像我们想象的承接了地坛书市的地位,也不是春季那个面对书店的订货会。工作人员说他们有几届没参加了,这次主要是形象展示。宽敞的展位里摆着桌椅,衣着时尚的年轻人有的在看书,有的在轻声谈话,悠然自得。展厅四围似乎是相关产业,比如复合出版业务、手机阅读终端、电子书包、线上教学系统、印刷纸张、多功能铜书签,甚至还有紫砂壶——这是……看书时喝茶专用的?汗!

  数字活动区内,《新华文摘》正与书虫举行签约仪式,书虫得到授权可以通过“随身e册”向海内外销售《新华文摘》的繁体数字版。1979年1月创办的《新华文摘》广泛展示中国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等方方面面的最新进展,曾经在多少人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却少有人知道它隶属于人民出版社。而书虫所属的台湾城邦媒体控股集团,也是台湾规模最大的杂志书籍出版商,所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将这次签约定性为一次强强联合,是以期刊版权合作形式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城邦集团业务总经理林福益也表示,这次合作,可以使台湾民众更准确地了解大陆现今的情况。

  馆里的冷气开得足,空间大,人流稀,工作人员的笑容都挺真诚。行走展区,活动此起彼伏,动不动就看到一群人在凝神静听,美女作家的访谈啦,母子共同参与的洪恩讲座啦、出版社和作家的签约仪式啦,许多本来可以分散举行的活动,都集中到了这里,似乎显得更有意义。开卷公司过去做书籍售后统计数据和分析,如今推出了“开卷新书网”,直接向书店发布新书信息。东帝汶大使馆居然也开了个展位,说是为展示国家形象。边走边看,新奇不断,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仿佛这里就是一个大Party。

  世界渴望认识中国

  东二区都是闻名遐迩的国际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出版社相对而峙,麦克米伦科学与教育、荷兰威科集团,还有美国、德国、日本、韩国、香港的集体展位连成一片……企鹅出版集团的形象展示尤为熟稔:漂亮的图书展示柜、鲜明的DK标志,最令人称奇的是几种单张宣传页分别订成厚书,随手一撕就拿到一页,还可用旁边的木章将企鹅LOGO印在宣传单上。

  在本届图博会上,德国的施普林格与社科文献出版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施普林格是全球最大的学术出版社,也是最大最领先的数字出版集团,每年出版超过8000种学术书籍和2200种学术期刊。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表示,作为专业学术出版机构,社科文献出版社一直把构建强大的国际出版能力作为整体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它拥有社科院庞大的研究力量,目前与国外的合作模式已不再是版权交易,而是根据外方需求有针对性地策划约稿,合作出版,销售分成。这种方式能有效地让中国最优秀的人文社会研究成果进入西方主流话语体系,准确地传达中国的情况和声音。

  施普林格北京代表处编辑柴宁说,整个中国的社会科学都为世界所关注,因为这在过去几十年间是空白。中国到外国做生意,规则由西方说了算;现在中国呈现出巨大的机会,西方迫切需要了解中国的政治环境、文化背景、组织模式和行为逻辑。从施普林格图书数字版的销售来看,中国的著述如李晓西的《绿色发展指数报告》、马恒运的《中国能源经济》以及宋继文的《中国创业》,都有极突出的表现,一般的图书下载量是1000本,中国同类书籍半年就有两三千本。

  据了解,本届图博会参展、参观人数逾20万,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3667项,比去年增长11.2%,引进与输出比为1∶1.33。5天中,文化交流活动达到了1000场,比较重要的有2013国际出版论坛、中国图书馆馆长与国际出版集团CEO高层对话、中欧数字出版论坛、国际出版人会议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图书综合交易及中外出版业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

阅读浅俗化关乎“民生”
冰与火的对话
游博图
《蒋介石传》受瞩目
农学著作看《农经》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