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9月12日 星期四

既是行政管理改革 也是部门利益调整

下放审批权减少“寻租”机会

本报记者 宦 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9月12日   第 02 版)

  30多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得益于改革,未来中国要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还必须依靠改革。

  我们已经在这半年之内取消和下放了200项行政审批事项,这实际上既是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也是触动利益的事情。因为我们很多政府部门手里没有审批权了,交给了市场,也就是减少了“寻租”的机会。

  ——李克强对话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企业家代表时说。

  

  【专家点评】

  推进改革是发展的最大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吴敬琏:

  未来10年,在继续完成市场经济改革任务的同时,积极而慎重地推进政治改革,既是未来中国改革的主题,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亡和每个公民的根本利益。

  只有打破阻力,奋力过关,才能实现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

  经济良好运行的前提在于内部机制的完善。改革是创造内生的机制,改革拖延越久,代价越高,阻力越大,所以说改革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必须直面利益关系调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部研究员易鹏:

  改革,无疑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要想获取这种红利,就意味着改革是必须直面利益关系的调整,哪怕这种利益关系调整有些是非常艰难的。

  另外一个方面,要讲究推进改革的技巧和智慧,将改革困难估计足,保持一定的耐心,不追求“毕其功于一役”的速胜心态,在调整利益格局时,讲究策略,选准切入点,稳步推进中国改革。

  西南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和静钧:

  “简政放权”应以人为本,从财权及事权等权力配置要素的和谐化等基础性工作推进,放权后承担指导、培训、敦促受权者的责任,努力让地方真正落实“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努力让地方政府构建一套如何监督放权后扩大的权力不被滥用的机制,并保证地方政府拥有行使这些事权的相应财政及智力能力。

  不改革将来就没有收益

  著名经济学家、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

  为什么把改革叫“红利”呢?就是说改革跟投资一样,你不投将来就没有收益。现在全球受技术创新的冲击非常大,已经不是关起门来成本收益很稳定的年代。我不相信变革的力量会减弱,改革实际上是未来发展的最大机会。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多年,每10年都是一个增长周期,第一个10年是要素红利期,第二个10年是制度红利期,第三个10年是全球化红利期,而今,相信新一轮改革启动必将真正激发中国的内需红利、制度红利和新一轮全球化红利,而这也将会是中国经济获得更加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10年。

李克强达沃斯传递哪些新信号
服务业应成就业最大容纳器
冷静看放缓 宏调重长远
下放审批权减少“寻租”机会
放权放到位 市场添活力
责编:梁益琴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