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9月07日 星期六

交投活跃国际排名第九 成交额三年增长两倍多

人民币跻身全球十大交易货币(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 罗 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9月07日   第 02 版)

  来源:大公网

  人民币在国际上日益得到认可。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全球外汇市场成交量调查报告显示,如今人民币已成为日均交易额前10名的货币,从2010年4月的第17位跃升至今年的第9位,将瑞典克朗、新西兰元和港币甩在身后。BIS认为,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飙升符合中国货币国际化的努力。专家指出,人民币在国际上已从单纯贸易计价功能发展成为贸易计价与金融计价“双驱”模式,呈现出更合理、更稳健的格局。

  国际化取得阶段性成果

  BIS报告称,人民币日均交易额过去3年中增加了两倍多,由340亿美元增至1200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的2.2%。“这说明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是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的一个成绩。”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孙华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自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同时也坚定了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

  2009年7月,中国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拉开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帷幕。经过4年发展,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人民币在跨境使用中量比逐步扩大;离岸中心渐次形成;中国已与世界18个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主持的专家组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3》显示,截至去年第四季度,中国的RII(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已经达到0.87,相对于前年的0.58增长了49%,增长迅猛。

  人民币流通区域在扩大

  如今,使用人民币的国家越来越多,首先是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老挝、缅甸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还有俄罗斯和中亚5国,朝鲜和蒙古东北亚国家等。其中,中国香港是人民币流通量最大的地区。进入新世纪后,部分发达国家也开始使用人民币。

  专家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经过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渐进式推进。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正处于由周边化向区域化发展的阶段,下一步主要任务是扩大人民币在亚洲区域内的流通。 

  “目前人民币已经实现了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的清算结算,但这仅是较低层次的国际化。未来应使人民币逐渐成为国内外企业和个人在各类交易中广泛使用的货币,并向着主要储备货币的目标迈进。”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专家认为,当前正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好时机。孙华妤说:“目前欧元、日元汇率不太稳定,大家对这些货币的信心不够,使用会减少。与此同时,我国有政策支持大家使用人民币做结算货币,很多企业也愿意使用人民币。趁此时机,人民币可以扩大在国际上的使用规模。”

  开放资本项目时机未到

  虽然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来发展还存在许多障碍。《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3》认为,障碍主要有三个:一是我国当前贸易大而不强,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意愿与能力均不足;二是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发展滞后于贸易活动;三是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与外币的直接兑换数量太少,租用美元、欧元的全球清算系统使得人民币交易费用进一步提高,导致人民币国际使用的便捷性不足。

  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社会上一直呼吁尽快开放资本项目,但有专家对此持谨慎态度。孙华妤认为,目前中国快速开放资本项目还不是时机,因为美国退出QE(量化宽松政策)会造成资本大幅流动,资本大进大出时,人民币汇率有可能大起大落,这将影响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信用,同时,也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从长期来看,国内外经济比较稳定时再开放资本项目比较好。

  人民币何时能成为国际货币?“今后人民币为世界各国所接受,主要取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孙华妤表示,虽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经济的因素不可忽视,但其实还有很强的政治因素。最终,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整体接受时,才可能真正接受人民币。现在,他们只是在经济不好时使用人民币来短期获利,一旦经济好转,就有可能抵制人民币。未来人民币国际化道路还是曲折的。 

人民币跻身全球十大交易货币(热点聚焦)
声音
资讯快递
库尔勒香梨香飘海内外
上市公司为何易遭网络敲诈?(市场观察)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中国诗书画大展面向海内外征稿
责编:梁益琴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