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剧,不同于京剧那样是由清代时的徽班晋京为皇室贺寿,进而受到上王公贵胄、下至平民百姓的欢迎,逐渐确立其“国剧”地位的。粤剧起源于民间,亦在民间吸收各方面的营养,逐渐成熟并受到广大老百姓喜爱,成为南方一大剧种。周恩来曾说过:“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把粤剧与中国最古老的昆曲相提并论,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扬,从此,“南国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粤剧不但深受广东人喜爱,而且深受云、桂人民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人的喜爱,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是中国最先走向世界的剧种,可见其魅力四射,是岭南文化的第一名片。粤剧名列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粤剧剧目已多达11000多个,堪称世界之最。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小时候因家住戏院宿舍,得以有幸接触到粤剧,从4、5岁起,就在台前幕后与演员们厮混玩耍。可惜大部分看过的戏都随着岁月烟尘的消散而忘记了,印象深刻的只有一回,听哥哥姐姐们说起,今晚楼下要演出《搜书院》,“大老倌”来啦!当时不懂什么叫“大老倌”,后来才知道是对粤剧名角的尊称。当晚的名角是马师曾和红线女,马师曾独特诙谐的唱腔,红线女穿云破月、婉转含情的韵味和腔调,让人一听难忘。演出结束时,台下观众反响之热烈,不亚于现在的“追星一族”。
及至长大,穿行在广州的大街小巷里,那些不时从西关大屋的趟栊门里飘出来的粤曲,成为上下学路上的优美伴奏。尤其是日暮黄昏,炊烟袅袅,连绵不断的骑楼下投射着各家各户暗黄的灯光,雕花满洲窗里的寻常人家,此刻也许正围坐在灯下吃着温馨的晚饭吧!这时听到的粤剧名曲,恍如珠江的流水泊泊地滋润着疲惫的心田。不由得想起杜丽娘在游园时所唱的词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种浓郁的粤韵风华,不知浸淫了多少代的粤地人士!
如今,在广州街头鲜有听到住家或店铺放粤曲了。但是,在广州的各大公园,都辟有供粤剧的发烧友们每天聚集、自娱自乐的地儿。他们自携“驾撑”(乐器音响等),轮流献唱,其中不乏唱得不错的票友。广州的文化公园中心台,长年上演粤剧,常常座无虚席;荔湾涌新建的舞台每逢年节,也经常有粤剧演出,很多观众闻讯而来,即使是站着看,也看得如痴如醉。当你悠闲地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公园里,忽闻一阵弦乐响起,请不要讶异:你马上就会欣赏到一段或悠扬或奔放、或婉转或激越的粤韵名曲了……
红船子弟闯江湖
一声锣响戏班来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粤剧的名称,虽在清光绪年间才出现,但其源流却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的明代中叶。粤剧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
广东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纵横交错,粤剧伶人为方便下乡演出,均以红船为交通工具,于是“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清雍正五年间,北京名伶张五,因躲避清兵的追捕,化装易服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剧昆曲教授红船子弟,及后建立“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佛山遂被称为粤剧的故乡。各个红船班排演了戏剧,都必须在佛山万福台首演,通过后才能奔赴广东四乡演出。其时四乡多迎神赛会,逢年过节、关帝、天妃、冼夫人等神诞之日必要上演粤剧,清代有一首竹枝词描写了这一盛况:“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年,万人围住看琼花。”
粤伶起义成飞虎
清廷禁演十五载
1854年(清朝咸丰四年),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在佛山经堂古寺率领梨园弟子,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清政府为了消灭三军势力,残杀艺人,火烧琼花会馆,禁演粤剧达15年之久。在禁演期间,本地班艺人逃亡省外海外,有些粤剧艺人为了生活,加入徽汉等剧的外江班,挂京、汉、徽、湘等皮黄戏班招牌演出,因而促成梆子与二黄的合流。1861年(清朝咸丰十一年),李文茂、陈开先后失败、死亡,清政府禁令稍弛,本地班乘机再度兴起。1870年(清朝同治九年),高要县绅士冯光纬等人曾经上禀请求准许演出夜戏,而知县亦表示同意,可见禁令逐渐松弛。
同期大批华工被骗往海外,随着出国华工的大量出现,广东戏曲逐渐传播海外。《美国华人史》记载粤剧为华人带来了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当年从旧金山请来的青年男演员(当时尚无女演员)经常来往于巴特和玛丽斯维尔等矿区,为当地华工演出传统的舞蹈和折子戏。拥有123名演员的鸿福堂剧团在美国大剧院首次登场,上演粤剧,大获成功,并在唐人街建立自己的剧场。另一方面,移居到越南、新加坡、印尼等地的大量华侨仍然保持了固有的欣赏习惯,侨民当中以广东人为多,他们大都爱好粤剧,因此越南西贡有粤人剧团。新加坡的戏剧,也是由广东人来演出。
粤剧解禁后,本地班表演方式改变很多,声腔已经吸收了二黄,并能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大腔演出。当时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和丑十大行当。后来经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人努力,粤剧得以重生,并组成了粤剧仝人(即同人)的新组织——八和会馆。当时建筑八和会馆的费用都是透过全行在每年闰月休业的时期举办义演,扣除工资后所筹集而成。另外,凡是入会会员都需要付出白银一两作为“份金”。终于在1889年(清朝光绪十八年)八和会馆在广州黄沙旧地海旁街落成。八和会馆共分八堂,作为粤剧艺人住宿之用: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不同的行当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
宣传革命改方言
五大流派互争辉
虽然粤剧开始恢复演出,但是在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1903年(清朝光绪二十九年),一篇观戏记猛烈批评当时的戏曲曲本迂腐,不能激发国民之精神。不久,反映时弊的作品陆续出现。
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粤剧老倌包括金山炳、朱次伯等人开始对粤剧进行革新运动。原因是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广州继1850年(清朝道光三十年)第一间戏曲戏园出现后,再次兴建戏院。戏院改变了粤曲的演唱方式,原来野台演唱风急声弱的情况得到改变,使得平喉演唱成为可能,而戏院令观众的流动性减低,红伶需要争取观众。
1917年,白驹荣和千里驹在国中兴班,把十字句二黄改为“八字句二黄”,粤曲出现一种新的曲式,并成功把广东白话引进粤剧及降调。因为从前粤剧全部都使用中州话演唱,后来是金山炳首先局部将白话带入粤剧,朱次伯与白驹荣在努力将白话引进过程中也下了不小功夫。至于降调方面,白驹荣已开始将声调降低唱平喉,唱腔自成一格。到了1920年左右,终于把官话全面改为广州话,由子喉(假音)演唱改为用平喉(本嗓)演唱。梆子和二黄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黄在风格上统一起来。
其后薛觉先率先引入新的化妆技巧及西乐乐器。在同一时期,省港班的崛起,薛觉先与马师曾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当时更出现了如卢有容、梁金堂等著名编剧家,先后为马师曾及薛觉先写作了不少名剧,手法也着重与当时流行的电影与话剧非常接近。据历史资料记载,1925年广州有40多班大型粤剧戏班,当中每一班的人数可以多达150多人。广州出现海珠、乐善、太平、宝华、民乐、河南等十所大戏剧院。同期,开始产生“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当时大老倌的收入相当可观,在每圆可购米两担的时候,他们的年俸可以高达18000圆。因此很多人认为演粤剧可以名成利就,令人趋之若鹜。据不完全的统计,这个时期活动于穗、港、澳的专业和艺人兼任的编剧家有100多人,新编剧目高达4000-5000个,可说是粤剧的黄金时代。
清末民初,粤剧只有男班,没有女班。1919年,广州开始出现女班,但仍禁止戏院男女同座、男女同台演出。1933年,香港废除禁止华人演员男女同台演出的法律,但广州仍维持。1936年陈济棠反蒋失败流亡香港,广州才允许男女同台,出现了男女混合班。太平剧团的班主源杏翘适逢其会,在原本的班底下(马师曾、半日安、冯醒铮、冯侠魂、袁是我、谢醒侬、冯玉君)聘请谭兰卿、上海妹及麦颦卿三位女艺人为花旦,令观众耳目一新,盛极一时,其它各班亦纷纷聘用女花旦,于是男花旦渐遭淘汰,这是粤剧历史大转变之一。
短暂辉煌又遭折
历经风雨庆重生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粤剧界在积极挖掘优秀剧码、继承粤剧传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艺术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养了一批新艺人。1958年,广东粤剧院正式成立。1960年和1962年先后创立广东粤剧学校和广东粤剧学校湛江分校。在粤剧历史上,是第一次有了培养接班人的综合性专业学校。
同时期电影开始蓬勃发展,粤剧吸引力大减。可是后来创作拍摄的粤剧电影重新把粤剧带入电影院,使粤剧重获昔日光辉。
1966年5月-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期间),粤剧备受摧残,很多曲谱几乎付之一炬,剧团被解散,被抄家批斗的艺人多不胜数。而在全国,除了八个样板戏,其他所有剧种和剧目都不能演出。可谓“一花开后百花杀”。
随着“四人帮”被打倒,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打压的文化事业亦开始重生,粤剧开始迎来了真正的春天。20多年间,各市纷纷成立粤剧团,同时,各地方省市的文化局亦相当重视粤剧,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和历史题材,打造出很多的粤剧新品牌,涌现了不少粤剧名伶。在艺术上作了很多的改革,如伴奏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尤其是爵士乐器,包括电吉他及萨克斯。剧本方面更有些是改编自话剧或电影的优秀作品,例如《关汉卿》、《牡丹亭》等。
世纪之交,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大量新兴娱乐事业涌现,大部分新一代青年人都视看粤剧是一种老套的行为,对粤剧加以排斥。现在的年轻人,更是一眼看手机,一眼看电脑,粤剧观众的年龄结构不断上移。观众老年化,意味着剧种边缘化。粤剧不再是人们必须的文化佐餐,不再是媒体关注的焦点……粤剧影响的衰微,这不是粤剧独有,中国的戏曲乃至所有的传统艺术都陷入尴尬境地。影视与网络等新兴媒体无孔不入,在眼球大战中处于强势的地位。就在不久前的8月16日,报载广州著名带妆粤剧的驻唱地、百年老字号荣华楼正式宣布停业,不少喜欢“一盅两件、听曲睇戏”这一生活方式的老广们难过地慨叹,又失去了一个可以边饮茶边看戏的茶楼。对于粤剧来说,又减少了一个与喜爱它的观众交流的阵地。
如何让粤剧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中国粤剧界人士为扩大粤剧在社会上的影响,在各方面作出了很多创新的尝试。2004年8月,由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筹拍的中国首部粤剧动画电影《刁蛮公主戇驸马》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美术片奖。红线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部电影已经走进了广州、北京、上海的众多高校,令很多年轻学子对粤剧有了全新的认识。2008年,首部动漫真人秀新编粤剧《蝴蝶公主》在广州大学城开演,把动漫元素融入了粤剧中。粤剧艺术家倪慧英近年来策划和领衔主演了《花月影》、《豪门千金》(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三家巷》、《广府华彩》等剧目,在海内外演出获得极大成功,掀起了“新派粤剧”和“都市粤剧”的讨论热潮。倪慧英在探索市场和推广校园粤剧方面不遗余力,2005年成功举办“北京大学新派粤剧演出季”和连续八届的“大学生走进剧场暨粤剧演出季”活动,受到学生们的热烈追捧。他们坦言:“原来粤剧是这样的美!”“从此喜欢上了粤剧。”更有香港的一些剧社和内地的一些大学用英语来排演粤剧,希望向海外推广粤剧文化。
由粤港澳联合申报,2009年粤剧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岭南优秀文化的代表,作为最具广东特色的艺术,粤剧的魅力将是独特而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