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9月06日 星期五

“华二代”的中文烦恼

张 红 高双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9月06日   第 12 版)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我讨厌中文学校!”这句满腹牢骚的抱怨,并不是来自艰难理解汉字笔画的外国人,而是出自成长在美国的华人子女之口。讲汉语,写汉字,华人第一代移民认为天经地义,但不少“华二代”却觉得颇为头痛。

  学中文 难

  日前,《纽约时报》中文网一篇专栏报道,华人家长从小让孩子学中文,但孩子越学越头大,怨声载道,半途而废的不在少数。 

  一名王姓家长说,已经上高中的女儿从小学中文,但每到周末去中文学校时,女儿就调皮耍赖,能不去就不去。“我跟她讲中文,她就用英文回答,中文能勉强用语言沟通,但读写完全不行。本想送她去中文学校多锻炼,但孩子越学越痛苦,最后只有退学了事。” 

  曾在某中文学校做过志愿教师的夏先生曾告诉媒体,很多小孩子都是父母逼着来学中文,“不情愿”全写在脸上。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得绞尽脑汁,甚至吹拉弹唱一齐上阵。

  学习中文,一般是华人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但目的各不相同。有的家长觉得中文能力为简历加分不少,以后找工作机会更多。孩子如果中文说不好,还会阻碍和长辈的交流。回国省亲,姥姥姥爷亲亲热热逗孩子,但孩子张嘴就是“I want orange juice(我要橘子汁)”,只能让长辈们面面相觑,隔阂感瞬间产生。

  更多的家长是为了留住中华文化的“根”。就算是移民到国外,他们也不想后代和中华文化断了联系,而学中文、写汉字就是最基本的要求。

  强扭的瓜 不甜

  家长的殷切希望,孩子却未必理解。华裔导演王颖的电影《喜福会》中,华人妈妈逼迫女儿学钢琴,希望孩子能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女儿却在一次失败的公开表演后,愤怒地对母亲喊道:“我不是你的奴隶!你不能逼迫我!”

  家长的一片苦心,经常被孩子认为“烦”、“没用”、“啰嗦”。美国巴沙迪那小区学院中文部主任魏瑞琴教授认为,多数中文学校是在周末或放学后开课,其实孩子反感的是他们的休闲时光被剥夺。另一方面,家长不把中文当作外文来看,觉得孩子学好是应该的,对孩子表现好吝于鼓励,也难怪孩子动力不足。

  理念的不同,也导致孩子和家长对中文的重视程度不同。第一代移民从小在中国成长,中国文化基因深入骨髓,自然希望孩子能学习中文。但出生在外国的“华二代”,从小接触西方文化,缺乏父母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在他们看来,中国文字可能只是一种学起来费劲的语言工具。

  找对方法 很重要

  在外国近乎“真空”的环境中学中文,孩子们对语言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很容易失去兴趣。有家长每年暑假将儿女送回中国参加夏令营,认识说中文的同龄人,孩子才有点学中文的动力。“能交不少朋友”也是“华二代”留在中文学校的重要理由之一。

  如何让教学方式活泼化,也是家长和学校正考虑的问题。随着“中文热”在全球的逐渐升温,“金字塔”教生字法、“可视化”中文学习法等多种新奇的中文教学方式层出不穷。通过对汉字和汉语进行形象化、趣味化的加工处理,玩转中文对孩子来说也许没那么难。

  海外华文教育的推广,还离不开国内机构的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不断加大对华文教育的投入,每年培训汉语教师,组织海外华裔青少年回国参加夏令营、冬令营,向海外华校提供教材等,以中文为桥梁弘扬中国文化,给许多华裔子女打开了“寻根中国”的一扇窗口。

  专家指出,要传承传统文化,父母的灌输说教其实不如言传身教。比如,逢年过节,在家里贴对联、烧香、放烟花,都会是孩子儿时记忆的宝藏。有些新移民的父母一味地向子女说教,干巴巴的命令讲了一遍又一遍,不如带孩子看一次花灯,写一次对联。把孩子带入一个华人文化圈,或许才是传承文化传统的好方法。文化不是死的,应把灌输式教育变启发式教育,学习中文也是一样。

SOS!中医海外告急
“华二代”的中文烦恼
澳游戏名引发亚裔反感
新西兰华人:龙狮大会迎中秋
走进和平之君儿童福利院
责编:张 红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