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第十四批“募师支教”行动举行出发仪式,满怀激情的50名大学生志愿者分赴江西、贵州、湖南、山东、山西、广东等省的乡村学校,开展一个学期的支教活动。
每一批支教者出发时,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都会为他们送行。他说,深圳是一座爱心之城,更是一座志愿者之城。“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从支教志愿者的脸上,我们再一次看到深圳这座志愿者之城的奉献精神,看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人生追求。他还深情地赋诗一首——《致支教者》,为支教者壮行。
自2006年2月第一次启动以来,深圳“募师支教”行动已先后举办了14届,共有978名支教志愿者从深圳出发,足迹遍及全国16个省、自治区的300多所乡村学校。他们中涌现了3位“感动中国”候选人、4位深圳“十大爱心人物”。志愿者孙影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志愿者团队成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募师支教”行动荣膺第六届中华慈善奖、被列为广东省社会组织扶贫创新五大模式之一。“募师支教”从深圳的一个创举,走向全国,成为知名的公益慈善品牌。
【从个人出资到爱心大联盟】
2006年初,曾有多年助学经历的深圳企业家许凌峰赴湖南山区助学,当他看到山区偏远贫困,师资匮乏,当地孩子的教育受限时,萌生了个人出资,招募教师赴山区支教的想法,并出资20万元招募支教老师。按照计划,他面向全国公开招募5名教师,赴湖南常宁山区担任乡村小学教师,扶贫支教15个月,5名教师的工资待遇由他个人支付。
许凌峰的善举立即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消息见报后,深圳关爱行动办公室主动介入,积极协助许凌峰实施“募师支教”爱心计划。深圳关爱办、深圳商报社等机构还与许凌峰一起组建了“募师支教爱心联盟”。
随后,深圳和香港、东莞、广州等地的企业纷纷加入: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的10多家会员企业积极出资募师;天虹商场定点资助赴江西井冈山支教的10名老师;深圳航空公司资助支教老师飞往支教地的机票;东莞长安康捷塑料有限公司为支教老师购买保险;台商企业友晟集团、深圳市浙江企业协会、深圳市大华电力设备公司、深圳市文雄实业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也热情参与出资募师。
【近千名志愿者走进深山】
从第一届到十四届,参加“募师支教”行动的志愿者总共有978名,他们大部分是“80后”、“90后”,他们中有学校教师、在校学生,也有媒体记者、公司白领。
2006年3月,“募师支教”首批志愿者、20出头的深圳女导游李樱樱来到湖南塔山瑶乡支教,这是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她的到来,改写了常宁市塔山瑶族中学的历史:该校有史以来第一位支教志愿者;第一位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老师;全校第一位女教师;创办了该校第一个英语角、第一个课外英语兴趣小组;举办了当地第一个圣诞晚会……在偏远的大山里,李樱樱一呆就是15个月,她成为当年“感动中国”的候选人。
从2006年8月起,连续6次参加“募师支教”行动的孙影,在深圳拥有一份高科技公司的稳定工作。到贵州毕节大方县大水乡鞍山小学支教后,为改建破旧不堪的校舍,她找来深圳爱心企业出资捐建希望小学,自己白天是支教老师,课余和休息日则变成“包工头”,奔波在县城和乡村买木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将大方县大水乡两所小学由破旧危房变成崭新的校舍。5年时间里,孙影两度放弃在深圳的稳定工作,10次奔赴贵州贫困山区支教助学,累计募集善款370多万元,建成希望小学6所,为300多名贫困生家庭找到了捐助人。她先后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深圳市“文明使者”、“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志愿者李娜学的是音乐专业,在甘肃陇南文县担任中学支教时,没有教学器材,她就自制乐器,用7个空瓶子装满不同量的水,让学生逐个上台尝试用筷子敲击,构成7个音阶。
海归志愿者杨芸虹回国参加工作后,有着很高的薪水和不错的待遇,但她却毅然选择了去支教。她说,当看到许多人奢侈消费,而山区的小孩连一个馒头都分成两顿吃的时候,心里就格外难受。杨芸虹的义举感动了公司领导,领导答应为她保留职位。
在志愿者们的帮助和引导下,山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越来越丰富:有的学校第一次组织了画展;有的学生第一次学会了用英语对话;有的孩子在支教老师传递的知识和信息中,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第一次有了远大的梦想……
志愿者每到一地,立即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人。在江西井冈山、河南兰考,支教老师刚一抵达,就被闻讯而至的学校“争抢”,井冈山的10多所学校校长为分得一名支教老师而闹得“面红耳赤”。
贵州达溪镇政府曾写信给深圳有关部门,恳请延长志愿者支教时间,信中说:“我们需要希望小学,我们更需要支教老师。他们教给学生们书本知识,也点亮了山里孩子心中的希望之灯!”
【“募师支教”创新助学模式】
“募师支教”甫一问世,立即引发全国关注,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募师支教”这一全国首创扶贫支教模式的思考。
社会学者认为,由个人出资,公开招募教师扶贫支教,这在深圳乃至全国尚属首次。民间出资“募师支教”这种方式,对捐资助学的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这是扶贫支教工作的一项“造血”之举。这种支教新形式有利于缓解山区师资紧缺的窘境,弥补了希望工程的缺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这个意义上讲,“募师支教”的意义远远超过建一批希望小学。
创新,是“募师支教”活动不断发展的动力。虽已举办了14届,但“募师支教”仍在不断创新运作机制——引入专业化管理,由专业机构负责为教师们考核评分,规范“募师支教”的管理与运作;不断扩大志愿者招募范围和来源,充实和壮大志愿者队伍,建立支教助学大平台;将中国留学生(国际)爱心助学计划纳入深圳“募师支教”行动,利用留学生的学科优势,提高支教地的外语水平;创新支教形式和内容,短期支教活动和远程教育手段相结合,不断扩大深圳“募师支教”的品牌影响力。
目前,深圳市关爱办正在筹建全国性的支教网络平台,以实现受助者和施助者更加直接、高效的对接,并进一步扩大志愿者队伍,将“募师支教”推向全国。
历届“募师支教”纪事(链接)
第一届
2006年4月,深圳企业家许凌峰个人出资20万元招募老师扶贫支教,首批5名教师奔赴湖南常宁塔山瑶乡,踏上了为期15个月的山区支教征程。
第二届
2006年8月,第二批深圳“募师支教”17名志愿者奔赴贵州、西藏支教。由深圳关爱办和深圳商报联合推出的爱心团队——许凌峰“募师支教爱心联盟”正式组建。
第三届
2007年3月,第三批50名“募师支教”志愿者启程分赴陕西延安、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河南兰考、广东河源等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支教。
第四届
2007年9月,第四批“募师支教”再次从深圳走向全国,40名支教老师分赴四川、江西、贵州等地的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踏上为期一个学期的支教征程。
第五届
2008年3月,第五批深圳“募师支教”行动面向全国招募的50名支教老师,分赴江西、贵州、湖南、广东等地山村学校支教。
第六届
2008年8月,第六批“募师支教”行动再次出发,80名支教志愿者奔赴深圳市对口支援的地震灾区甘肃文县、康县,江西井冈山和安义县支教。
第七届
2009年8月,第七批深圳“募师支教”行动面向全国招募的80名支教老师,从深圳奔赴甘肃陇南、江西井冈山和广西等地的40多所乡村学校支教。
第八届
2010年2月,第八批深圳“募师支教”行动面向全国招募的30名支教老师,从深圳奔赴江西井冈山、安义和贵州遵义、广东湛江等地乡村小学支教。
第九届
2010年9月,第九批50名“募师支教”志愿者从深圳启程,分赴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四川红原、江西井冈山、安义、广东湛江等地乡村小学支教。
第十届
2011年2月,由深圳中航独家赞助的第十批“募师支教活动”再次启动。7月,深圳“募师支教”行动荣膺第六届中华慈善奖,并入围“感动中国”评选。
第十一届
2011年9月,第十一批“募师支教”志愿者们在新疆喀什、江西井冈山、广西百色、四川红原、贵州赤水、广东湛江等地支教赢得广泛赞誉。12月,“募师支教”志愿者团队候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第十二届
2011年12月,“募师支教”行动以历年最大规模吹响了第十二次“集结号”,200名大学生志愿者(含120名留学生志愿者)奔赴9个省区乡村学校支教。中国留学生(国际)爱心助学计划首次与“募师支教”携手。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赋诗壮行,诗中写道:“有人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你只关注明天的召唤。有人在埋怨命运的摆布,你却扯弄着命运的风帆。有人在筑起的小巢里满意啁啾,你却风尘万里奔向大爱的远山。”
第十三届
2012年8月30日,第十三批深圳“募师支教”行动志愿者出发,200名志愿者为爱远行。
第十四届
2013年2月28日,第十四批深圳“募师支教”志愿者再次从深圳出发,50名志愿者奔赴赣贵湘鲁晋粤支教。爱心企业安华集团、平乐骨伤科医院代表分别向深商公益发展基金捐赠50万元爱心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