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保剑君,出生在宁夏银川贺兰县金贵镇的一个村庄,对文学痴情近30年。高中毕业时算是村里的“秀才”了,但他却没有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外出务工,而是选择了在家务农,原因是农闲时可以好好在家读书写文字。
他的这种爱好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只要喜欢就去做,总比耍钱、喝酒要好吧。”父母质朴的话让保剑君更有勇气。诗歌、散文,只要写了东西,保剑君就往外投,《朔方》、《星星》、《诗刊》、《黄河文学》……渐渐地,各种著名的刊物开始发表他的文字。
2008年,保剑君突然决定辞去工厂的工作,改行开出租车。“为啥这么折腾?”同事很惊讶。“为了感受不同的人生。”老保呵呵地笑。
“开出租,创作时间更充裕,而且接触的人和事更多,有利创作!”保剑君坦言。每天下午5时到12时出车,其他的时间全部拿来看书写作。别的的哥一月能挣5000元,他顶了天就能挣个2700元。不过,好读书写作的保剑君和出租行业却衍生出一段段有意思的故事。
2011年,保剑君在银川交通音乐广播做一期的哥的节目,名字就叫“保师傅带您逛银川”。每天4时,音乐准时响起“市民朋友注意了,的哥保师傅带您逛银川啦!”保剑君便通过电话,在15分钟的节目里讲述老银川的民俗、传说、典故、历史。
2012年,因为种种原因,保剑君退出了这档节目后,仍然有人向他打听,为什么这么有意思的节目不做了,也就在那时,保剑君心里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出一本关于老银川文化的书。
“大漠雄浑、回乡风情、西夏神秘,这里是草原游牧和农耕文化的交汇点,有着千年的悠久历史,我希望把自己知道的名人轶事、民风民俗都告诉给别人。”保剑君在一次作家研讨会上,将自己的想法和同为作协会员的保建国交流,后者又拉来了宁夏文化馆的冯小媛女士,三人一拍即合。
为了保证文章资料的真实性,冯小媛从文史馆找来数百本资料,大家一起做摘抄,仅仅这一项,保剑君就记了7大本笔记;为了寻找一些埋没在历史中的文化古迹,保剑君只要不出车,就带着其他两人往外跑;为了听一些久远的文化故事,三人到处打听,寻找还能够记得这些古老传说的老人……越是深入,越觉得紧迫。“很多古老的传说,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迹,都渐渐消失在现代文明之中。这让我们都很着急。”保剑君说。去年8月,保剑君腰椎间盘突出,每天疼得只能吃止疼片,最严重的那一个月,他每天跪在沙发上整理资料,修改文字。成稿出来后,为了节省成本,三个人又分头校对,9遍之后才敢交付出版社付印。
《银川文化地图》的出版,在保剑君看来,还只是走出了第一步,保剑君希望让更多的的哥的姐能够看到这本书,他拿出手机给记者算了一个数字:一辆车一天客流量50人,5000多辆车,一年就有近1个亿的客流量。
打定主意,保剑君自己开着车跑出租车公司,摆桌子签名售书,每本书只收个成本价。“我的梦想?就是让咱银川的的哥的姐都能开起文化车,让外地人觉得,咱银川真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