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17日 星期六

查违章别墅为何手软

陈 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17日   第 05 版)

  被网友称为“北京最牛空中别墅”的违章建筑引发舆论强烈关注。这座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别墅建于顶楼平台,外形是假山,缀有花草。该别墅施工6年,楼下居民深受其苦。小区物业称这是老大难问题不好解决,而辖区城管自2008年12月即介入调查处理此事。

  梳理媒体关注这幢违章建筑的原因,并不全在于这幢别墅的“创意性”,更在于城管部门多年对其执法未果。在围观者看来,业主“张教授”之所以底气十足,违建别墅之所以屹立不倒,背后一定有着深不可测的靠山。在城管对底层民众暴力执法层出不穷的今天,对于这幢违建别墅却执法疲软,这种“选择性执法”让人尤为不满。

  “张教授”的身份很快被起底:他真名张必清,是“奇经梅花磁针灸综合疗法”的发明者,是全国连锁保健机构“奇经堂”的技术顾问,曾任北京某区政协委员。有宣传资料称其为“国宝级中医药大师”、“世界自然医学联合会副主席”。也许正是这一系列耀眼的头衔,为张必清积蓄了“敢住就不怕被告”的底气,为他博得了无视邻居抗议和城管执法的特权。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特权一旦被媒体曝光进入公共舆论中,便会激荡起汹涌的民意。民众围观不只是为了“凑热闹”,而是寄望于围观之后生成的舆论压力能够削平特权,还社会以公平正义。围观也让那些屈服权势不作为的部门原形毕露,比如在此事件中,城管部门曾表示“多次上门调查此事、约谈当事人,但对方始终避而不见”,但当媒体曝光后,一天之内违章建筑的主人便现了“真身”。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选择中,屈膝于权势者往往选择“不为”,而当下中国社会民众对特权的容忍度越来越低,选择不为,那意味着必须经受民意炙烤。

  反观近期一系列舆论热点,从李某某案到“大师”王林再到“最牛空中别墅”,无一不体现了反特权的社会趋势。有媒体翻出了《生命时报》2011年的报道,文中对张必清的身世及“奇经疗法”提出质疑,并暗示张必清是张悟本式的“神骗”。彼时的揭露报道并未能撂倒“张神医”,而此次由违建事件引爆舆情,再有昔日调查作证,张必清如王林般被轰下神坛、声名破灭,恐怕为时不远。

  在声讨的浪潮中,张必清表示将于15日内自行拆除违建别墅。而比拆违建更重要的是拆除凌驾于社会规则和法律之上的特权。特权的土崩瓦解,恐怕不能只靠公共舆论的倒逼。因为不是所有的特权都可以被舆情扫描到,也不是所有的舆论监督都能发挥作用。归根到底,要靠规则意识和法治信仰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而这,又必须仰仗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与执法机构公正执法。

  (作者为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淮安万名人大代表主动“下访”(事件新闻)
查违章别墅为何手软
海归“富二代”当起兵哥哥(人物聚焦)
创意多(焦点瞬间)
电力短波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