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16日 星期五

境外旅游5种心态要不得(文明出境游)

本报记者 田晓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16日   第 15 版)

  大声喧哗

  乱涂乱画

  中国人出境旅游日益增多,中国形象举世注目。中国游客走向海外,既不要妄自菲薄,又不要妄自尊大。记者积多年随团出境旅行的观察,发现中国人出境游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随心所欲。个别人不文明的举止,深受 这些习以为常的不良心态影响。

  习惯性心态

  从北京飞悉尼,一出机场,在旅游大巴上,导游提醒游客:“过马路,一定要服从指示灯的提示。澳大利亚法律规定:机动车正常行驶,行人横穿马路,撞了概不负责。”当天深夜,吃完夜宵回酒店,在车辆稀疏的悉尼街头,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中国人站在路口,老老实实地等着绿灯通过。心中不由地感慨:异国他乡,导游一句话,竟改了“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

  在日本泡温泉前,导游告诉游客:“在这里泡温泉与咱们在家泡澡不同,先要在淋浴下洗干净,不能把毛巾带进温泉池,更不能搓泥。”同团的游客,倒是牢记了导游的教导,按程序操作。但进到池里,粗声大气地交流穿和服的礼仪,并且,哈哈大笑,全然不顾周围人的感受。在澡堂里大吹大擂的习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

  怕吃亏心态

  去东南亚开会,在酒店里连吃了几天自助早餐。有一天,餐厅一角挂出了一块牌子:“中国游客就餐区”。看着很扎眼,非常不舒服。原来,这家酒店昨天刚接了一个南方旅游团。果然,安静的餐厅,顿时,人声鼎沸,原来南方团游客来吃饭了。取餐台前,你争我抢,大呼小叫。我问一位左手拿着4个鸡蛋,右手端着满满一大盘食物的游客:“这么多,吃得完吗?你不能吃完再取?”这位游客振振有辞地说:“再取又要排队,多拿点,吃不完,不要紧,吃不饱,要吃亏的。”面对中国团队吃早餐的乱象,境外有些酒店竟发出歧视性的提醒,让酒店客人避开中国旅游团吃饭时间。

  与怕吃亏心理相伴随的是耍小聪明、占小便宜。春节时,马尔代夫推出8折优惠蜜月旅行团,有位中国母亲带着儿子,为图便宜,冒充新婚夫妻参加旅行,遭到同团人的鄙视。还有些游客钻酒店退房不查房的空子,顺手拿走酒店的毛巾、睡衣。这些贪小行为,既败坏旅行团声誉,又损害了中国游客的形象。

  随大流心态

  随旅游团去东京银座购物时,中国导游提醒道:“大家逛累了,可以找街边椅子休息。千万不要一大排叉着腿,坐在马路牙子上。”

  中国人既爱面子,又爱扎堆儿。尤其是在境外旅游,明知有些举止不文明,有人做,就有人效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吸烟,在京都街头,中国游客看见一个日本老人在车站边吸烟,于是,一帮烟民很快聚到一起,喷云吐雾。其心理就是即便是丢人,反正是一群人,知道我是谁。更有一种法不罚众的心理在做怪。这就是出境游,为什么个人自由行比团队游更文明的原因所在。

  暴发户心态

  经济增长让中国游客境外旅行,出手大方,甚至一掷千金。有一群广东商人到巴厘岛,守着游泳池边打麻将,呼幺喝六。其他客人有意见,赢钱的主儿豪爽地抽出一叠钱扔给服务员道:“让那些人闭嘴。”

  在欧洲的奢侈品专卖店和机场免税商店里,到处可以看到中国游客忙碌抢购的身影,这些游客只忙着计算比在中国买能便宜多少,买回去只是为了炫富,很少有人去理会这些品牌的文化价值。

  有专家指出:日本上世纪9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时,出境旅游也出现过疯狂购物现象。这种疯狂不仅不知对文化的敬畏,更不懂对他人的尊重。以为花钱就能提高身份,这是一种典型的暴发户心态。

  怕歧视心态

  经常出国旅行的好友云心说,有一次在国外坐城铁,她坐的女士专用车厢里,大模大样地闯进一位中国男人。她轻声提醒他,这是女士车厢,他的座位在前面车厢。可是,这男子不仅不听劝告,还对她破口大骂。云心气愤地说道:“这样的素质,真给中国人丢脸。”

  由于文化和习俗不同,有些中国游客在境外受到约束和误会,不是先想到沟通,而是认为被歧视和怠慢,于是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将“中国功夫”表现得淋漓尽致,把文明古国形象丢失殆尽。

  不文明举止背后,必有其不良心态。这里集中分析了出境游的5大陋习心态,其实,在国内旅游也有这种现象,只是不像在境外那么显眼。当然,文明习惯的养成并不非一日之功,而每一位中国游客在国外都代表着中国形象,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中国游客要向世界展示怎样的形象?最起码的要改掉这些不良的心态,要有一颗友善礼貌、诚实守序、尊重他人的心。

  (本文漫画为资料图片) 

境外旅游5种心态要不得(文明出境游)
苏州雅致要靠品
桐柏“楚长城遗址”登榜保护
居家养老看好东平
北戴河民宿受青睐
责编:田晓明 邮箱:13901161689@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