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15日 星期四

在杭州钻“山沟沟”

宋殿儒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15日   第 08 版)

  山沟沟风光  
  来自七方旅游网

  甫抵杭州,当地朋友就说要带我去钻“山沟沟”。朋友介绍说,这个所谓的山沟沟,真正的地名叫“汤坑和茅塘”。“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有汤坑茅塘!”我的胃口立即被吊了起来。

  第一站是汤坑,当地百姓也大多姓汤。汤坑的小地名基本上都带有一个“坑”字,如陡门坑、朝富坑、冷水坑、斜水坑等。在汤坑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跌煞绊倒陡门坑、砍柴烧炭朝富坑、草药救命冷水坑、拖拖拉拉斜水坑。”

  出杭州不过几小时,汤坑的面目就展现在眼前了。一走进汤坑的野径,一股清冽的风就扑面而来,空气也变得清爽起来。这里树多,十足的原生态。这个季节,中午时分走在杭州市区的马路上,会觉得烫脚,而在汤坑的林间穿行,竟如入三月春光。山上的树木花草品种很多,浓绿、黄绿、嫩绿、鹅黄……五颜六色,它们的鲜嫩和旺盛让人感到生机和力量。

  茅塘,是和汤坑相连的一个自然生态区。在这里,除了有野生的树木花草外,还有许多毛竹和坑塘。朋友说,茅塘以前到处都长茅草,人们便用这儿的茅草、树皮等作原料造纸。因为造纸前要将原料放进装满石灰的塘中沤烂,所以这里就多了很多坑塘,茅塘也因此而得名。

  如今,茅塘景区最多的是毛竹,河边、山头都可见一簇簇的竹,风起时发出哗哗啦啦的声响,配上叮咚的山泉声,仿佛奏响一曲美妙的古筝。毛竹是茅塘人的经济支柱,这里亦是余杭区竹子中心产区之一。原先,毛竹被用作造纸原料,这里的造纸作坊有七八家。现在,毛竹更多地被用来加工竹工艺品,行销海内外。

  游兴正浓时,一声清脆的鸟叫传来。朋友说,那是本地的一种“报时鸟”,说明太阳快要落山了。在报时鸟的催促声中,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重新回到热烘烘的城市,又不由得想念起山沟沟里的清凉。

别因小节丢了中国人脸(文明出境游)
莫让“驴友”变“难友”(旅游漫笔)
“晒秋”(图行天下)
在杭州钻“山沟沟”
责编:尹婕 邮箱:travelweds@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