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10日 星期六

《华盛顿邮报》的“网购”之变(观察)

高双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10日   第 03 版)

  当传统媒体遇上互联网思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最近给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8月6日,他宣布以2.5亿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及相关发行业务。近年来,媒体被频频收购已不是新闻,但贝索斯立足互联网、跨界媒体的独特身份,确实是前所未见。

  近年来,贝索斯所在的网络行业改变了用户消费新闻的方式,但有价值的好新闻永远是稀缺品。让媒体人寒心的是,仅有高质量的报道,并不能保证一家媒体生存无忧。“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并重,才能在纷杂的眼球争夺战中杀出一条血路。从这一点看,贝索斯的亚马逊基因对《华盛顿邮报》未尝不是宝贵的资源。

  亚马逊创造的电子书平台,是掌握发行渠道的典型范例。我们不禁大胆设想,贝索斯是否能创造出另一种新闻阅读生态环境?展示新闻的方式日益多元化,是发行新的阅读设备,还是借助已有庞大市场的kindle,还是利用人手一部的移动手机终端?

  亚马逊在2007年发布的kindle电子阅读器改变了人们阅读书籍的方式,衍生出庞大的电子书市场,而所有书籍的发行渠道,都牢牢地掌握在亚马逊手中。亚马逊在线商店和苹果iTunes应用商店制定了商业规则,这在新闻领域还是空白。

  阅读体验本身也许更为重要。iPad的横空出世,曾被认为是阅读新闻的最佳载体。但iPad专有报纸《The Daily》在去年末停刊,证明了终端的创新并不能保证读者的阅读兴趣。《华盛顿邮报》的新媒体创新步伐就栽过不小的跟头。该报曾经在脸书网站上发布过网络阅读器,至2012年下载量逾3000万,然而一年后用户“几乎全部消失”。贝索斯是否能带来类似亚马逊的良好用户体验,也是值得期待的一点。

  亚马逊的大数据优势,也可能影响贝索斯“定制信息”的观念。亚马逊习惯于挖掘顾客习惯与偏好,从海量信息中提供细分而“可能准确”的信息给顾客。但大众媒体作为“广播”的典型代表,一直都向所有读者提供同样的新闻。要实现信息定制和窄播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通观此次跨界联姻,我们期待着《华盛顿邮报》这位充满互联网思维的老板,会给《华盛顿邮报》带来华丽的转身。

美国人权标准是根橡皮尺(评论)
地球持续高烧
咋就一直不退
《华盛顿邮报》的“网购”之变(观察)
吉尔吉斯斯坦庆祝古尔邦节
贸易争端“和平落幕”成范例
责编:杨子岩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