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09日 星期五

黄梅戏 民间小调成大剧

刘 泉 高晓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09日   第 13 版)

  严凤英

  《天仙配》
  严凤英饰七仙女,王少舫饰董永

  《龙女情》
  马兰饰龙女,黄新德饰姜文举

  《徽州女人》
  韩再芬剧照

  《女驸马》
  韩再芬饰冯素贞

  韩再芬

  《天仙配》布景
  王士英设计

  央视春晚上,韩再芬版贾宝玉惊艳全场

  特约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  毛忠博士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绽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这一出自黄梅戏《天仙配》中的经典唱段,不仅中国观众耳熟能详,还是许多外国友人热衷模仿的传统曲目之一。

  与昆曲、京剧等老牌全国性大剧种相比,黄梅戏的发展历史显得那么短暂而平凡,表演体系也远不如京、昆那样完备。但它正是凭借“相对晚出”而博取众剧种之长,从民间小调逐渐发展成中国“五大剧种”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借助电影电视等新媒体,黄梅戏不仅传唱南北,更香飘海外,俨然成为中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最为耀眼的明星,多年在央视有关收视率调查中高居榜首。

  近年来,随着《新洛神》、《黄梅戏宗师传奇》等“黄梅戏元素”影视剧的热播,以及“寻找七仙女”等大型专业黄梅戏赛事的开展,黄梅戏更以其清新入耳、刚柔并蓄的特色备受海内外戏迷喜爱,并以多种新的形式持续扩大影响。

 

  1

  从田间地头到艺术殿堂

  黄梅戏原称黄梅采茶调,最初是在皖、鄂、赣三省间流行的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歌舞小戏,其曲调的共同特点是生活气息浓,地方特色强,民歌色彩重。语言生动、活泼、幽默,看似拉家常,却很亲切,富有情趣。

  从民间小戏到中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之所以在中国戏曲界有今日之地位,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黄梅戏人为之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堪称“黄梅戏缔造者”的严凤英,起初也和黄梅戏一样,都是人们眼中难登大雅之堂的“乡下丫头”。严凤英原名严鸿六,1930年生于安庆。幼年时,鸿六随祖父母由安庆返回祖籍地桐城罗家岭。罗家岭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1943年,13岁的鸿六拜当地唱黄梅调的老艺人严云高为师,正式学唱黄梅调。1945年秋,鸿六随班进入安庆城演出,连唱了三天“打炮戏”,很受欢迎。严鸿六毛遂自荐主演《小辞店》中的柳凤英,一个15岁的小演员,一口气硬唱320多句平词,让许多老戏骨都觉得不可思议。《小辞店》开演那天,鸿六将门帘一掀,一个亮相,顺势把白抹布往肩上一搭,几步水上飘的步子,把一个年轻貌美、麻利干练的女店主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她甜美圆润的嗓音,引得台下掌声雷动。一曲《小辞店》让鸿六名声大震,师兄张云风为她正式取艺名“严凤英”。

  1952年11月,黄梅戏被邀请到上海演出,严凤英出演了《蓝桥汲水》、《柳树井》两部剧目中的“等郎媳”形象。其中《蓝桥汲水》演出难度较大,演唱大段“汲水调”,非常不易。严凤英坐在井台上,以袖代扇,利用水袖表演,唱“三扇四扇,风来着”时,好似清风徐来,满脸喜悦,表演细致入微,把蓝玉莲这个角色演活了。这些剧目轰动了上海,各家报纸纷纷发表评论。自此,源自乡野民间小调的黄梅戏,真正成为一个在全国都具有巨大影响的戏曲剧种。

  1954年,《天仙配》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囊括了优秀演出奖、剧本奖、导演奖、音乐奖在内的多个奖项。1955年,《天仙配》这部经典之作又被搬上银幕。严凤英从生活出发,突出表现了片中人物的性格。《路遇》中,她“三挡两撞”,表现七仙女大胆顽皮的性格;她“从水袖后偷看董永”,轻轻摇晃肩膀,一下子把天真活泼纯朴调皮的村姑劲儿表演了出来,让人神醉情驰。一时间,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到处流传着“七仙女”的故事,传唱着“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优美唱腔。据有关材料统计,截至1959年底,《天仙配》电影正式向9个国家及港、澳、台输出,观众达286万人次;国内放映15万场,观众达1.4亿人次。影片创造了当时票房的最高纪录,可谓盛况空前。

  严凤英在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经历了15个春秋,主演了50多个剧目,演剧之丰,甲于一时。毛泽东曾评价说:“严凤英是个出色的演员!她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国人人皆知的故事。”京剧大师梅兰芳看了严凤英的戏,也为之折服。

  2

  从博采众长到独树一帜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对其他艺术种类、门类的借鉴与吸收,黄梅戏也不例外。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求生存,黄梅戏班也与其他戏曲剧种的艺人同台演出,两相帮衬。此间影响最大的要算京剧与黄梅戏的汇演——史称“京徽合演”。这里的“徽”指的就是黄梅戏。京剧发展历史长,且一度贵为宫廷大戏,其美学内涵不仅丰富、完整,还曾受前代宫廷表演艺术——昆曲的深刻影响,整个剧种明显呈现出雅俗共赏的艺术气质。初登大雅之堂、乡土气息浓厚的黄梅戏与之同台演出,不断擦出灿烂的火花。受其影响,黄梅戏也渐渐开始迈向精致、成熟的发展阶段。音乐上,开始对传统唱腔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减少了传统唱腔中带有浓郁安庆方言土语色彩的垫字,使唱腔变得简洁明快,唱词也更加通俗易懂;表演上,则吸收了京剧等剧种的一些程式动作,如开门、关门、跑圆场、喝酒等;在服装、道具、装置、伴奏等各个方面也都比农村演出时有了较大发展。

  除京剧外,黄梅戏也向其他艺术门类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艺术形式学习。如人人都能唱几句的《天仙配》,就是已故音乐家贺绿汀的学生时白林作的曲,“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唱腔设计,使黄梅戏破天荒有了二重唱;又如上世纪80年代,黄梅戏与电视、电影联姻,形成“黄梅戏”热潮等,均是如此。可以说,正是这种对新鲜时兴的艺术形式的敏感和追求,才使得黄梅戏能始终与时俱进。

  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黄梅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韵味和气质。它既不像昆曲那样典雅精细,也不像京剧那样程式规范。它的表演淳朴自然,富有情趣,注重情感表达的平民化,因而充满了人情味。

  如《天仙配》中七仙女的表演,就难用单一的青衣或者花旦行当来规范。“鹊桥”中她是端庄聪慧的仙女,“路遇”中她是调皮任性的村姑,在与董永“三挡两撞”及抢包裹、雨伞的一系列表演中,又毫无仙女的典雅娇媚之态,转而表现了淳朴、直率的山野情趣。

  另一部黄梅戏经典曲目《女驸马》中冯素贞的表演,也超出了闺门旦行当的规范。在“状元府”一场中,她头戴纱帽,身着官衣,足蹬高底靴,边唱边舞,生、旦身段交替使用,充分展示了冯素贞得中状元后喜出望外的兴奋心情。

  这种朴实自然的表演,在一些次要角色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天仙配》“路遇”一场中的土地,虽然是一个小角色,但其表演却十分生动。他在给七仙女和董永评理时,用豌豆、绿豆、芝麻来比喻理大理小,活泼生动而又诙谐幽默,浓郁的泥土气息为戏增色不少。

  1953年,严凤英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开始接触斯坦尼夫斯基的表演体系,探索表演技巧。她博采京剧、昆曲、越剧、评剧等众剧种之长,“融汇百家而了无痕迹”,极大地丰富了黄梅戏表演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严派”表演艺术风格。可以说,“严派”表演艺术也是博采众长的结果。

  3

  从一枝独秀到群芳争艳

  一个戏曲剧种的兴盛与辉煌,不仅表现在大量脍炙人口的表演剧目上,更体现于一代代有影响的从业者不断涌现。在严凤英曾经辛勤耕耘的黄梅戏艺术园地里,名角辈出,新秀不断。比如,王少舫、张云凤、潘璟琍等,都是与严凤英同时代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派”艺术的继承者则有田玉莲、张萍、江明安、许自友等。又如新时期涌现的黄梅戏“五朵金花”马兰、吴琼、吴亚玲、杨俊、袁枚,以及著名演员黄新德、韩再芬。这一代代、一批批对黄梅戏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的“才子佳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梅戏得以薪火相传并不断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从严凤英的“一枝独秀”,到新时期的“群芳争艳”,正是黄梅戏生机勃发的有力证明。而在新时期涌现的黄梅戏领军人物中,韩再芬是最突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1982年,安徽电视台和安庆市合作拍摄的黄梅戏舞台艺术片《双莲记》拉开了新时期黄梅戏和影视结缘的大幕;1984年,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让年仅16岁、名不见经传的韩再芬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之后,韩再芬陆续主演了《天仙配》、《女驸马》、《孟丽君》、《龙凤奇缘》等数十部黄梅戏电视剧,连续摘取《大众电视》“金鹰奖”,并在全国创下了收视神话;1999年,韩再芬凭借黄梅戏《徽州女人》,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这台戏不仅把全国各类大奖收入囊中,商演场次也成绩不俗;随后数年,韩再芬又推出《公司》、、《徽州往事》等黄梅戏新作。这些作品也都成为了黄梅戏“百花园”中亮丽的风景。

  4

  从传承经典到刻画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戏曲市场开始滑坡,去剧院听戏看戏的观众群日益萎缩,黄梅戏也因此受到影响,不少艺人选择转行。当时各方面条件都很出众的韩再芬收到了不少邀约,也曾出去唱过歌、演过电视剧和电影,但她说,自己注定属于黄梅戏这个舞台,她离不开黄梅戏。

  然而,随着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观众可选择欣赏的艺术种类也越来越多。而近年来,黄梅戏人才流失严重,创作者不愿去苦心经营一个好本子。每次大型演出,唱来唱去总是《女驸马》、《天仙配》等段子,编导害怕观众不接受,不愿意去冒险尝试引进新戏。久而久之,观众觉得,黄梅戏无非就这么几个经典段子。“如何吸引住观众日益发展、变化的眼光”对黄梅戏艺术工作者而言,无疑是一个严峻考验。

  为此,韩再芬很早就开始对自己的黄梅戏“动手术”。演《徽州女人》时,她把戏服上的一对水袖剪掉了。剪掉的理由很简单:让观众更清楚地看到演员细腻的动作。在学习黄梅戏时,韩再芬不仅学习昆曲和京剧的体态和举止,还学习芭蕾舞,就是为了在舞台上更好地展现女性的体态美。

  考虑到不少人对戏曲都有“节奏慢、时代远、故事情节单一”的印象,韩再芬创作时就嵌入现代艺术元素,比如交响乐、电影手法等,让观众跟着情节走,看着过瘾,听得舒心。

  在变革的同时,韩再芬和其他黄梅戏艺术家们也意识到,创新并非摒弃传统。黄梅戏之所以能够流传得这样广泛,唱腔旋律好听是主要原因。因此,唱腔是最能显示黄梅戏本质特征的部位,也是创新过程中最须继承的部位。传承与发展并不矛盾,在运用现代艺术手段创作新剧、投射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理解的同时,传承黄梅戏的经典唱腔,这样,黄梅戏才能更好地向前走。

 

  本版照片均由  毛  忠提供

黄梅戏 民间小调成大剧
责编:刘 泉 邮箱:mingliuzhouk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