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浪潮使跨国贸易蓬勃发展。据报道,今年年初,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从2009年起,中国的出口已经赶超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冠军。
德国《时代》周报网站指出,对许多工业国家来说,中国日益成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仅仅在2013年1月份,中国与欧盟国家的商品贸易量增长了10.5%,达到约352亿欧元。与美国的贸易量甚至增长了23.4%。此外,对韩国来说,中国已经成为其最重要的出口市场。
面对中外贸易的繁荣态势,各国跨国企业也开始愿意雇用当地华侨华人与中国贸易公司打交道。而经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诸多专业领域,更加细化、多元化,受到诸多海外新侨的亲睐,越来越多的海外新侨选择进入当地跨国贸易公司。
在德新侨阮先生表示:“离开中国这么多年,我们这些海外游子一直心系祖国。我们在国外,恰好为中国和其他国家架起了一座桥梁,每个人都代表着中国。与此同时,将来希望自己创业,采用中外优秀的企业文化打造独特的贸易公司,也让国人与世界分享中外贸易所带来的成果。”
作为“桥梁”,新侨沟通了这头,也能沟通那头。大部分新侨从小在国内长大,既在意识中植下了中华文化的根基,又能凭借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视野、较高的知识水平、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中国与世界接轨。
巨大的投资额和回报率的背后,是无数海外新侨为弥补文化、商业理念差异而做的“架桥”之举。
在日新侨李先生指出:“日本人做事有板有眼、凡事不能离开方圆规矩,一切听从上司安排。相对来讲,中国人则喜欢大刀阔斧、立竿见影,对制度、原则不太墨守。如果互相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就很难达成共识。”
在日一所贸易公司就职的吴女士向记者透露:“在工作中,上司有时不理解中国的商业想法和做事方法。当我说出我的想法时,他还是会用日本思维去理解。此时,我就会把自己的想法和辩解直接讲出来,而日本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所以常常会使上司和同事感到我不守公司规矩,没有礼貌。”
为了商谈能够顺利进行,新侨们发挥自身优势付出努力,进行调解。
“我有时难免会以日式的做事理念接触中国客户。比如我在翻译文章时,容易忽略中国式的写法而产生一些误解,导致中国客户生气。受日式思维影响,我有时难以找出他们生气的原因。为了让商谈能够顺利进行,我坚持看中国的新闻、电视剧,学习新的中文流行词来跟上中国最新的时尚潮流。”在日13年的吴女士补充道。
在美新侨王先生表示:“在进行谈判时,我会尽量保证双方利益不受损失,合理开价进行交易。但是,有些中国厂商不守信誉,不执行之前的承诺,按照行情随意涨价。这时,我会尽量调节以免损坏中国公司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