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05日 星期一

故事引人 精心译制 大力推广

国产影视剧快步走向海外

苗 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05日   第 07 版)

  《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媳妇的美好时代》都是近年来在海外产生较大反响的国产电视作品代表

  曾大受中国人欢迎的国产生活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自今年6月13日在缅甸开播以来,许多缅甸观众全家人每到周四和周五就守在电视机前等着收看,剧中的剧情和配音已成了邻里之间茶余饭后的话题。缅甸文化部文化局局长吴彦乃乌以该剧为题赋诗一首托人转交中方,缅中友好协会会长吴盛温昂也表达了希望“该剧的中国演员能够早日和缅甸观众见面”的心愿。这是缅甸首部用缅甸语配音的外国电视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还是首部以阿拉伯语配音的中国电视剧,不久后将在埃及国家电视台播出。

  在此之前,另一部大陆当代题材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也曾经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今年3月,在坦桑尼亚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表重要演讲时特别提到,在坦桑尼亚热播的《媳妇的美好时代》让坦桑人民了解了中国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该剧是第一部斯瓦西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斯瓦西里语在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刚果(金)、马拉维等多个东非国家通用。该剧还是第一部登陆台湾无线电视台以及日本主流电视台的大陆当代题材剧。该剧的葡萄牙语版、英文版与法文版也已译制完成,有望近期推出。

  多年来,中国影视产品出口往往以武打、宫廷题材为主,但近几年,体现当代中国社会现状和普通人现实生活风貌的时装剧、都市爱情剧、家庭伦理剧也不断走出国门。《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太狼的幸福生活》是其中的代表。

  电视产品及影视企业走向海外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海外营销总监张琳介绍,近年来,国产影视的海外推广情况越来越好,她所在中心每年国际营销收入均超过1000万美元,并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今年仅上半年的营销签约金额就已经超过1000万美元。“具体说来,东南亚、日韩、中国港台地区一直市场情况较好,欧洲、北美的推广工作有待提高。”她说,最近海外销售可观的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以及电视连续剧《楚汉传奇》、《陆贞传奇》、《赵氏孤儿案》、《大秦帝国》和《倾世皇妃》等。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3)提供的资料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国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综艺专题等电视节目出口7455万美元,最佳销售纪录由7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创造,其单集境外售价达5万美元。

  《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和《媳妇的美好时代》这两部电视连续剧都是由华录百纳公司制作的。该公司宣传负责人张然介绍,华录百纳制作的电视剧已有近20部700余集出口到亚太、北美、澳大利亚、非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除古装剧《汉武大帝》、《贞观之治》外,《双面胶》、《王贵与安娜》、《媳妇的美好时代》、《时尚女编辑》和《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当代题材剧目也出口至东南亚、非洲、北美等地区。

  与海外合作模式的创新也是近年来值得关注的现象。张琳说,除了影视节目版权交易、DVD授权交易等一般大众比较熟知的模式,他们的营销方式还包括中国节目国际版本改编合作、共同选题合作拍摄、合作发行国际分账、与海外媒体合作开办中国节目专有时段等多种。比如,今年中心与越南西贡电视台达成协议,在其经营的SCTV—4频道每天至少播出中国电视节目1小时。

  此外,许多国有、民营影视公司纷纷“走出去”,或者在海外自建电视频道或传播平台,或者积极参与海外并购。如北京蓝海天扬公司、西京文化传媒、北京四达时代公司、中阿精典等公司在欧美、非洲、阿拉伯世界的拓展性工作,都为中国电视节目打开了新的窗口。

  创新翻译出精品  

  《媳妇的美好时代》和《金太郎的幸福生活》都是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影视译制中心组织翻译、配音和制作的。

  据该中心主任王刚建介绍,中心于去年10月成立,依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拥有的60多种语言的译制队伍,满足国家每年影视翻译制作的需求。该中心尚未正式成立之前,她就开始负责将《媳妇的美好时代》译制成斯瓦西里语,经过历时一年的运作,这部剧于2011年11月播出,打响头炮。中心成立后,去年下半年接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任务,将10部国产剧、52部国产电影译制成英语、法语以及斯瓦西里语、豪萨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这4种非洲使用的语言,后4种语言每种一部。

  王刚建说,从译制质量而言,这些影视作品都是“完全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国际台有自己的翻译队伍,雇请外国专家审校、定稿,符合非洲语言习惯,配音是从非洲本土找演员。她介绍,翻译成英语、法语的剧目还有《杜拉拉升职记》、《医者仁心》等,翻译成豪萨语的是《北京爱情故事》;译制的国产电影包括《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香巴拉信使》、《铁人》等。这些影视作品全都是当代戏。今年下半年起,这些作品都会在非洲陆续播出。

  张然介绍,《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缅甸语版中,给宋丹丹饰演的丈母娘配音的是一位当地知名主持人。缅甸很少有搞外国电视剧配译的人,以前引进外国电视剧都是打字幕,对配音演员来说,现场配音工作是个有趣的新尝试。当然,因为宋丹丹的语速很快,配那些情绪激动的片段,缅甸配音演员也付出了不少努力。

  让外国人分清范冰冰和章子怡

  “在外国人看来,中国女明星的脸其实是类似的,比如范冰冰和章子怡,他们可能分不清。”张琳笑着说。这是因为我们电视剧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也缺乏像日韩那样的造星模式,演员的明星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在世界范围内的辨识度和号召力也没有得到更好的提升。

  在张琳看来,中国影视产品出口目前依然难度较大,“我们的拳头产品仍是古装、武侠,韩剧竞争力仍然很强,我们那些接地气的时装剧,影响力大部分依然局限在华人圈。”她建议,“中国影视产品应该改变包装,修改讲故事的方式方法,根据海外观众的欣赏口味做出调整。比如欧洲拍摄纪录片最多3至5集,播放连续剧的习惯是每周一集,而我们的电视剧动不动三五十集,所以出口到欧美时应该缩编成电视电影。”另外,她希望国内的连续剧尽可能兼顾海外市场,在预算中加入对海外市场宣传推广的投资投入,舍得花力气到海外营销。“国产当代剧海外推广是需要下大力气、分阶段做的,现在非洲已经有一定起色,但欧美等地区的观众收视习惯还需要慢慢培育。”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隋岩认为,我们的影视产品不仅要从技术上改变,也要进行某些观念调整,与海外取得更深刻的思想认同。他指出,一些国产剧往往出现背离亲情、人性的情节,令海外人士不能接受,甚至包括一些重要的宣传片,主题宏大却空泛浮华。“其实应该以小见大,通过能打动人心的普通人的小细节体现民族的强盛和人民的精神状态。所以,我们还应该修正一些习以为常的传播观念。”

国产影视剧快步走向海外
国际青少年央视大联欢
北京体育电影周将办五大活动
亚洲微电影节落户云南临沧
将黑色幽默进行到底
责编:苗 春 邮箱:miaochun200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