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一个周末,元朗最热闹的地段——青山公路一侧,香港三联书店旗舰店“文化生活荟”将嘈杂挡在门外。一场工作坊正在进行,“白领”高小姐手拿一个长条形气球,左扭一下、右拧一下,一朵“花”出现在眼前。“其他地区也有这种概念书店就好了。”高小姐家住将军澳,几乎横跨九龙、新界,与朋友相聚于此。
占地2200多平方米、楼高四层的“文化生活荟”定位为“文化生活空间”,开幕仅一个月,日人流最高达1万。在这里,可以买书,中英文图书包罗10万多种;可以淘精品、品咖啡、听讲座、做手工,甚至参加元朗文化一日游……
面对网络平台、电子读物和外来竞争者的“包抄”,香港老牌书店近年化守为攻。“文化生活荟”不是唯一“吃螃蟹的人”,商务印书馆装修了铜锣湾和尖沙咀的门店,中华书局上月也开设了“慢读时光”特色书店。中华书局助理总经理陈超英说,香港实体书店“单靠书就撑得起”的时代恐怕已经过去。
“不要等到有一天被逼无奈才动,为什么不趁现在探索新的模式、概念和合作伙伴?”作为书店一线人员,“文化生活荟”店长冯惠基认为书店转型恰逢其时。
早于3年前“三联”就开始酝酿开新形态示范店,元朗店面得来不易,尤其是一口气签了8年租约。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副总裁李济平坦言,“租约短的话不敢这么大投入,光装修就花了1000多万(港元),月租金要几十万,希望一两年内实现盈利。”他透露,集团已购置旺角上海街一处3000多平方米的物业,打算明年下半年再开一间综合书店,主题将有别于“文化生活荟”。
作为香港最大的综合性出版企业,联合出版集团旗下有三联、商务、中华等核心成员,40多家门市在香港星罗棋布。
中华书局设于铜锣湾中央图书馆内的“慢读时光”也另辟蹊径。图书馆内的书店能赚钱吗?陈超英回应称,店内的书经过精挑细选,侧重新书、有收藏价值的书、古籍和艺术类书籍等,此外也售卖文房四宝、手工艺品,书与非书各占一半。
有百余年历史的中华书局以文史类书籍见长,不过去年一反传统,与日本大型连锁漫画店合作,在旺角开设漫画专门店,早前更在“文化生活荟”内设店中店“动漫世界”。陈超英表示,中华书局意欲开拓年轻人市场,从小培养读者群。“小、精、专是中华的市场策略,未来仍会走特色小书店路线。”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