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02日 星期五

回击谬误为中国正名(编辑部故事)

—— 记《大象、犀牛、老虎减少,究竟谁之过》采写过程

本报记者 严 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02日   第 05 版)

  《大象、犀牛、老虎减少,究竟谁之过》一文8月1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焦点关注版刊出后,又经过海外网和其他网站的转发,引起广泛关注。

  好的选题是报道成功的一半。《大象、犀牛、老虎减少,究竟谁之过》的选题,来自于我在一次关于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会议上偶然听到的一句话:“野生动物濒危是由中国引起的吗?”与会专家的质疑引起了我的思考和关注,感到这是一个十分有针对性的话题。原来,目前濒危野生动物的话语权操纵在西方国家手中,在一些关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国际会议上,“大象、犀牛、老虎减少由中国引起”的说法甚嚣尘上,中国常常成为被指责的对象,处于被动地位。面对诸多质疑,中国应该有一个澄清的机会,更需要为自己正名。

  围绕这个选题做一个整版的“焦点关注”的想法得到了总编辑的肯定和支持,然而要说清这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并不容易。

  6月21日,为了获取第一手独家材料,我们来到国家林业局,采访了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孟宪林、执法培训处处长张陕宁。他们利用多年从事这项工作积累的丰富知识,向我们全方位讲解了野生动物减少的真正原因、中国的立场观点、质疑的起因等问题,我们对采访做了详细的笔记和录音。采访结束后,他们还向我们提供了近年来老虎、大象、犀牛的生存及中国保护情况的相关数据和材料,并为我们推荐了许多专家。

  为了让文章的观点更具权威性、客观性和说服力,我们还采访了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院长张伟、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唐小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魏辅文等专家,向他们请教野生动物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中医药是否会威胁野生动物的生存、野生动物合法贸易是否会刺激非法捕猎的发生等,他们利用专业知识一一给予了解答。

  初稿完成后,我们将其送给孟宪林审阅,力求精确与严谨,在此后的修改过程中,我们也与国家林业局多次沟通核实。这篇稿件先后共修改了6次,历时10天,可谓“好事多磨”。

  《大象、犀牛、老虎减少,究竟谁之过》这篇文章具有如下特点:权威、深刻、独家。

  权威性体现在文章的材料全部来源于权威部门——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和这个领域最权威专家、学者。深度源于报道来自多方面的调研,对这个问题给予全方位、立体的观照,文章整体及各部分都采用了总起分述的形式,第一部分点明国际上对中国存在误解,接下来论述野生动物减少的原因,再对误解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表明中国的立场,最后表达中国的呼吁,从而形成了完整严密的逻辑布局。另外,对这个问题海内外媒体都很关注,但用一个整版4000字篇幅,全方位解读“大象、犀牛、老虎减少,究竟谁之过”尚属首次,许多数字、材料也是首次公布,因而是一篇独家报道。

  这篇报道好比一把利剑,经过我们的多次打磨,剑剑击中目标,证明了“老虎、大象、犀牛减少由中国引起”的谬误,亮给了读者一个真实、完整、客观、明晰的判断。

回击谬误为中国正名(编辑部故事)
打开另一扇门(网编手记)
网络教育,啥时火遍中国?(网上中国)
原创智库,看这边!
一周新闻热搜词
责编:徐 蕾 邮箱:xulei@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