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廠空空,麵无麦,運无車,導无道,兒无首……”这个感叹简化字消解了传统文化内涵的段子曾被广为传诵。近日,汉字的繁简之争又因黄秋生等名人的发声,再度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去繁存简”还是“废简用繁”?网民和专家学者众说纷纭。
繁简之争 由来已久
汉字的繁简之争伴随着近代以来的简化字运动,已延续了几十年。自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开始在中国大陆全面推行简体字以来,这一争论从未停息。
虽然简体字在中国大陆已全面推行多年,港台及部分海外同胞至今仍保留着使用繁体字的传统,两岸三地在汉字形态的使用上长期无法得到统一。
近年来,关于汉字的繁简形态统一问题屡屡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内容,使得争论一次又一次进入全国人民的视野。2009年,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侨联副主席潘庆林提出,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引发轩然大波。同年,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历时8年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教育部相关人员称,经过学术界反复讨论,教育部决定原则上不恢复繁体字。这一表态暂时终结了一段时间以来的汉字简繁之争。
繁体简体 各有千秋
正如潘庆林所言,“中国繁体汉字意蕴丰富,不但是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而且‘字形藏理、字音通心’。”在“挺繁派”看来,繁体字更符合汉字表意的特性,寓意深远,外形美观,与华夏文明一脉相承,使用起来更有文化尊严。并且在历史学、考古学、书法艺术等特殊领域,繁体字有着其不可为简体字替代的特性。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国学的逐渐复兴,越来越多年轻人重新燃起对于繁体字的兴趣,“因为我学过书法,对繁体字非常喜欢,平时网络聊天、发短信也都用繁体,美观又有内涵。”网友金里在微博上如是说。
另一方面,简体字推行50多年来,早已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简体字简单、易学、易懂、易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扫盲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历史功绩谁也无法磨灭。著名语言学家、全国政协委员江蓝生日前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实时交流时这样举例,“比方说‘国庆献礼’,繁体字是60画,简体字是32画。这就给广大的民众学文化创造了很便利的条件”。北京语言大学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张宝钧也认为,“最重要的是国民先脱盲,先认字,通过认字能看书、能看报……简体字对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功劳很大。”
简体字“从简”的特点不仅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中,几十年来,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据张宝钧教授介绍,除了北美一些大学的中文课简繁并用以外,其它西方大学往往完全使用简体字。随着大陆移民、留学生人数的增多,国外中文学校往往只教授简体字。全美中文学校协会下辖200多所中文学校,其办学标准中,“简化字”赫然在列。
识繁用简 或为出路
繁简之争年年提,如果没有一个切实的解决措施,既影响了汉语教学的正常进行,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既然繁体简体各有千秋,那么借鉴马来西亚等汉语地区“用简识繁”的举措,不失为一个出路。
在江蓝生看来,“为了加强两岸四地语言文字的交流,最终实现‘书同文’的远景,目前内地应逐步做到用简识繁,在一定范围内简繁由之,台湾则用繁认简,在一定范围内繁简由之。”
在具体的措施上,江蓝生指出,高中一年级语文课可增加演讲繁体字与简化字关系的课程,使学生能认识繁体字,并掌握繁简对应关系,这并不困难;国家语委也可组织专家对现行简化汉字半个世纪以来的实践进行总结梳理,对其中明显不合理、不理想的可做适当调整。当然,调整和变动会带来使用中的不便,但数量不大,长痛不如短痛,半个世纪对于中国民族的千秋万代来说毕竟是短暂的一瞬。
作为“用简识繁”的支持者,武汉大学研究生楚月说道,“认识繁体字,兴趣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当你喜欢中华文化时,自然会对作为中华文化一部分的繁体字产生兴趣。具体来说,认识繁体字,可以与学习诗词、书法一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