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7月15日 星期一

当方言遇上普通话……

刘菲 高颂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7月15日   第 05 版)

  图片来源:新京报

  近日,由两名美国人创办的“乡音苑”引起众人关注。该网站的最大特色是一张中国“方言地图”。即在一张中国地图上,在特定的区域提供一段当地方言的音频,只要点击地图上不同颜色的图标,便可以听到有人操着标准的当地方言讲述一个小故事,时长5分钟左右。网友们仔细辨别着录音中的各地口音,争论着正宗北京话的儿化音应该发在什么位置,更有网友自告奋勇:“哪天俺也来录一段丹阳方言”……

  方言有着独到的社会价值

  汉语方言是汉民族语言的地域性变体,仅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就有“十里不同音”的现象。在中央民族大学的一个班上,同样来自浙江省的两名女同学分别讲着绍兴话和瑞安话,却几乎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来自瑞安的李女同学说:“别说绍兴了,就是瑞安周围县城的话我都听不大懂。”

  现在,比较公认的有七大方言区,即官话方言(又称北方方言)区、吴语区、湘语区、赣语区、客家话区、粤语区、闽语区。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记录工具之一,这样丰富的汉语方言有着独到的社会价值。

  《语文研究》杂志副主编李小平认为,方言的主要社会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一种成熟的方言,在其使用的人群里能起到很好的交际工具的作用。以方言为母语的人大多会有这样的经验:用方言进行口语交流比普通话更尽情、更尽兴、更到位;其次,由于方言往住是某种地域文化所孕育的产物,所以可以很好地指称、记录这种地域文化的独特文化信息。

  方言的淡化和消失是现实

  1955年,“普通话”被明确定义,并开始了近60年的推广。普通话的持续推广和人们流动性的加大,促使人们为了交流便利,普遍地把普通话作为第一语言使用,这无疑降低了各种汉语方言的使用率。

  在学校里接受普通话教育,中学毕业后走出家乡上大学、打工,当今的年轻人渐渐对方言感到陌生甚至遗忘。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归来的谢同学说,她在城市长大,本来就不会说家乡方言,只是有些口音而已;高中时随父母从山西迁到福建,大学从北京到了英国。一路走来,身旁的同乡越来越少,渐渐连自己的口音也变淡了。其实不只是年轻人,李小平教授说:“现代中国的成年人、老年人的语言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人们在不自觉中大量借用普通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使用一种‘方言性的普通话’或‘普通话性的方言’,这本身也是在淡化方言。”

  理性对待方言和普通话的矛盾

  对于方言的保护历来有两种观点。

  有人认为方言与普通话相比,是落后、过时的东西,没有必要保护。这种观点当然是不正确的。方言传承着各地古老的历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直接标志。保护方言,有利于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也有人将方言的淡化与消失简单地归咎于普通话的推广,因而认为应该抵制推广普通话。这种观点也失之偏颇。普通话的传播和推广不仅增进了人们使用汉语的交往程度,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更有利于扩大中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看来,如何在让普通话发挥作用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方言及其所负载的社会价值,这还真考验现代人的智慧。

一个单词“yeah”对应一个汉字“然”
根本(汉语教室)
中国古诗词很有趣(点点滴滴)
阿尤娜要来中国了
致读者
在古诗词中徜徉(点点滴滴)
当方言遇上普通话……
责编:刘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