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门”事件使网络安全问题毫无遮拦地暴露在世人面前。美国长时间、大规模、如入无人之境地对一些国家进行网络监控和黑客窃密,引发了国际间对网络安全规则的新思考。
世界各国对于确保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制定网络空间规则的必要性没有明显的分歧,然而,国际公认的网络安全规则依然是议而不决,一片空白。
网络空间的出现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也才19年,对于这一新生事物要制定国际规则当然需要时间,但这并非国际网络安全规则缺失的主要原因。互联网大国把网络空间当成了国家利益博弈的新疆域,在网络空间制定什么样的规则、如何制定规则、怎样实现网络治理等核心问题上争执不下。
作为网络空间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小算盘成为影响制定国际网络安全规则的最大因素。美国出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双重考虑,谋求网络空间的长期技术和战略优势,在一些问题上我行我素:片面强调信息自由,千方百计突破他国“互联网防火墙”;单纯强调商业信息安全,为网络“军事化”留后门;紧抓互联网规则制定主导权,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以本国的“国家安全”和反恐需要划线,把网络攻击分为“好的”和“坏的”,搞网络安全双重标准。
在很大程度上,网络空间无国界。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牺牲他国利益去追求本国在网络空间的绝对安全是天方夜谭,排斥他国合理诉求去片面追求本国在网络空间的国家利益不可能持久。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看待网络空间安全及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才是正道。
中国政府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4条原则,应成为讨论和制定国际网络安全规则的基础:一是主权原则,不干涉别国内政;二是和平原则,不搞网络军备竞赛;三是包容原则,不歧视欠发达国家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平等权利;四是合作原则,以互利共赢的心态和姿态为网络空间建章立制,不搞零和游戏。
对于网络安全,美国一家说了不算;对于国际网络安全规则的制定,不能由美国一家说了算。2011年9月,中国与俄罗斯等国曾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草案,并强调联合国框架作为网络安全规则制定的主渠道作用。本周,中美两国将利用第五轮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契机举行首次网络工作组会议。近来,欧洲国家以及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也都在陆续就国际网络安全问题发声。“棱镜门”事件使美国政府在国际舆论面前难堪,却也无形中成了国际网络空间安全规则讨论和制定的推动力。
无疑,美国仍试图在网络空间国际安全规则制定方面说了算,但需要看到的是,国际合作是网络安全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