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开拓者之一、两院院士张光斗逝世。这位101岁的“水利泰斗”永远告别了他的水利人生,驾鹤西行。
归国投入水利建设
1912年,张光斗出生在江苏省常熟市的一户普通人家。“选择水利专业,是认为它可以为民造福。”受当时“科学救国”思想的熏陶,张光斗有了自己的远大理想——让祖国强大起来,不再受人欺负。1934年,张光斗考取了清华大学水利专业的留美公费生。
出国学习前的一段时间,张光斗曾利用在国内水利单位学习的机会,遍访各地江河。两年后,张光斗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土木系硕士学位;翌年,他又获得哈佛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并得到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全额奖学金。就在此时,大洋彼岸的中国爆发了抗日战争。张光斗婉拒了美国导师的再三挽留,他说:“中国如果亡了,我得个博士学位也没啥意思,没用!”1937年秋天,25岁的张光斗主动中断学业,回到当时风雨飘摇的祖国。
抗战期间,张光斗与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们一起艰苦奋战,建成一批小型水电站,为战时的军工生产提供电力;抗战胜利,他积累、保存下大量我国水资源蕴藏量、水文勘测等宝贵资料。
1947年,当时资源委员会全国水利发电工程总处的美籍总工程师即将任满回国,他多次邀请张光斗一同前往美国工作。“我是中国人,我有责任为祖国建设服务。”张光斗毫不犹豫地谢绝了。
新中国成立前夕,张光斗在台湾的同学和友人纷纷来电,催他去台工作。他一一婉拒,还将当时准备运往台湾的一批技术档案和资料暗中保存下来,这些资料很快被用于新中国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张光斗全身心投入祖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在祖国版图上每一个有河流的地方,几乎都曾留下他的身影。
参与筹建三峡工程
在黄河破堤取水,曾是生活在黄河沿岸百姓的世代梦想。上世纪50年代初,张光斗负责承担黄河下游人民胜利渠的渠道工程建设,在他的选址、布局、设计下渠道顺利建成,终于将这个百年梦想变成了现实。
为缓解北京供水紧张,解决潮白河下游防洪、灌溉问题,1958年,张光斗作为总工程师,负责设计当时我国华北地区库容量最大的密云水库。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工程进度,创造了世所罕见的记录。水库建成后,周恩来总理称赞道:“它是放在首都人民头上的一盆清水。”
此后,张光斗先后参与了官厅、三门峡、荆江分洪、丹江口、葛洲坝、二滩、小浪底、三峡等数十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咨询工作,提出诸多重要建议,在中国水利界传为佳话。
张光斗付出的辛劳,有人曾给出这样的评价:他走过的桥比常人走过的路还多。然而,他每次面对全新的水利工程时,都告诫自己要“从零开始”。他说:“水是流动而变化的,即使你已经设计了100座大坝,第101座对你而言依然是个‘零’。”因地制宜是他事业的第一要义。
三峡工程让很多水利人魂牵梦萦,张光斗也不例外。但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三峡从规划、设计、研究、论证、争议直到开工建设的全部过程。
早在1945年,中美两国就曾计划合作修建三峡工程,当时的资源委员会要求张光斗前往美国工作,配合完成该项目。
“万万不行,现在还不能建。”根据当时国情,张光斗坚决反对这一计划,认为三峡工程巨大,当时即便建成,也发挥不了太大作用,而且工程由美国方面掌握将有损国权。
199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建设三峡工程的方案,这一次张光斗没有反对,并且参与了筹建工作。工程开工时,他已是82岁高龄。
尽管年事已高,但三峡工程开工后,张光斗每年必去工地,而且每次必到施工现场。有人劝阻他,还是不要去那些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工人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这些话,成了他应对劝阻的口头禅。
2001年春,作为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副组长,89岁的张光斗再赴工地,检查导流底孔施工质量。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坚持要从基坑顺着脚手架爬到56米高的底孔处亲自检查,当用手摸到底孔过水表面凹凸不平、钢筋露头,立马要求施工单位按设计标准返工。
培养水利水电人才
清华园内,有一座建立在“小运河”上的房子,那古朴的建筑风格,已成为今天一道独特的风景。鲜有人知道,它曾经是一座小型水电站,由张光斗主持修建,目的是便于学生实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张光斗的大部分弟子都曾在此学习。
1949年10月起,张光斗开始在清华大学任教,率先在国内开设水工结构专业课,编写了第一本《水工结构》中文教材,建立了国内最早的水工结构实验室。
执教60年,张光斗的学生超过5000人,许多人成长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栋梁之才,其中不乏重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建设的总工程师、设计大师,还包括10多位院士。
“理论计算、设计图纸,必须在实际中得到落实和验证,如果现场施工控制得不好,再好的设计也是白费!”张光斗希望工科学子们走出去,到工地上和工人们一起劳动,这样才能获得真本事。
90岁生日前夕,张光斗撰写的《我的人生之路》一书出版,成为留给世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全书55万余字,每一个字都是由他用电脑敲出来的。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