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7月01日 星期一

中国影评人:

请为国产电影把好脉

杨 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7月01日   第 07 版)

  日前,在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外围单元“国际影评人周”中的“France 4 Visionary Award”奖评审名单里,中国影评人magasa(原名骆晋)入选其中,这是世界大型电影节评审团第一次有中国影评人参与,实现了这个领域华语势力“零的突破”。

  随着华语电影不断崛起,与之紧密相关的影评人群体也在努力实现着突围。虽然饱受争议,却是电影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影评人群体生存现状如何?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影评人吗?独立影评人又该怎样让电影得以回归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一些影评人和业内专家。

  影评是不是拉动票房的最强音?

  有着美国“第一影评人”之称的罗杰·伊伯特,他笔下的影评在保持趣味性的同时坚守客观性和专业性,其写作风格建立了整个影评行业的职业标准,他的评论甚至能够直接影响一部影片的票房。所以,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罗杰就是电影”。

  在中国内地,影片上映前,也会有影片的宣发营销人员邀请影评人观看,并借以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上进行各种形式的推介。

  据《新京报》等媒体报道,magasa今年32岁,是一位对电影有着浓厚兴趣,经常在网络撰写电影评论、电影史研究文章的网友,也就是撰写影评的自由撰稿人,写影评并不是他的主要谋生手段。因为对电影的专注和热爱,从2005年开始,magasa联合大旗虎皮、木卫二等人创立了电影群体博客“moviegoer”,凭借专业严肃的评论视角和深度活跃的讨论氛围,没过多久,moviegoer就成为了内地民间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博客。

  实际上,电影票房真的可以任由影评打扮吗?“影评和票房有小部分联系而非必然联系,票房跟影评的数量有关系。”影评人陶欣煦认为。而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尹鸿认为,“对偏艺术类的电影,影评可能影响会明显一些。大规模的商业电影,它商业推广的气势可能压倒了专业影评人,而且很快就会由老百姓的口碑影响到观影,影评人的作用会相对有限,更多的是市场和口碑在那儿发挥作用。”陶欣煦通过举例来说明影评人的整体影响力很小,“50个影评人写再多,可能也不如姚晨在微博上发一条‘状态’的影响力大。”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影评人?

  尹鸿认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可以说人人都是影评人,专业影评人和业余影评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总体上来讲,有三种类型的影评人:媒体的记者或者评论员;跟电影文学有关的大学教师或者叫学院派影评人;社会的电影爱好者。大部分人并不是专门从事电影评论行业的,并不是职业评论家,所以很难估计和统计参与影评的人群数量和规模。”

  正如尹鸿所说,如果不是在互联网时代,像magasa这样既不是来自官方的文化机构,也并没有艺术院校背景,并非来自电影业内的人士,能成为有影响的影评人,甚至代表中国影评人进军戛纳,并非易事。

  “人人都是影评人,这是好事。在影评人精英化的当下,如果所有人都能独立表达自己的看法,真相就不会被淹没掉。这一两年,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不少烂片只能在上映之前叫嚣。”影评人江小鱼说。

  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认为,网络时代,影评人群体规模壮大,影评行业的门槛不断降低,影评人队伍也呈现良莠不齐之势。对于国产电影来说,影评人成分复杂,没有权威,引导减弱,造成众语喧哗、莫衷一是的情形。而且,影评人附庸制片公司,充当其“软文枪手”的事情更为常态化,使得影评对于多数观影者而言丧失了参考价值。

  “因为很多的业余影评人是影迷,他们对电影的热爱使他们具备了很好的专业精神。另一方面讲,业余影评人更多的是和老百姓、观众在一起,所以,也就更加接地气。实际上,这对学院式的影评人也是很大的挑战。”尹鸿说,“很多人都发现专业影评人的话语权降低,对行业的影响力降低了,反而是业余影评人对电影的话语权在上升,对观众的消费影响力也在上升。”

  独立影评人让电影回归需要多久?

  影评人周黎明指出:“中国缺乏独立影评人,至少没有形成一个群体。”当然,magasa可算是“独立影评人”。据一些媒体报道,和很多与电影营销有着说不清关系的国内影评人不同,长居南京的magasa始终与这个圈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几乎不会参加发行方举办的看片会,只会选择院线看片或者电影节,只选择几家作为固定合作媒体。他曾经对媒体表示:“我从来不觉得要对中国电影更亲近,要鼓励,要宽容,要带着责任感……never。我对不好的电影都难免刻薄。”

  在美国好莱坞这样拥有成熟电影工业的地区,影评人要从电影生产的上游就开始进入,并沟通导演和观众,进行生产上的把关,是整个电影工业的核心组成部分。独立影评人指导制片人、导演的生产,对市场进行监控,而不是以一个策划者的身份去进行咨询类的东西,比如在电影上映的时候,告诉公众这是一个好片还是烂片,他们自始至终都是独立的。“一位独立的影评人,他需要在人格、财务上都是独立的,更要追求独立思想。”江小鱼说。

  独立影评人的发展显然需要整个电影制作环境的改善。对于当下“枪手影评人”泛滥的现象,尹鸿毫不讳言:“红包文化是一种社会共识。潜规则变成明规则,成为社会的一种通病,不应该是一种常态,需要全社会各个领域共同去治。”但他同时也对影评人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当一些评论者失去威信的时候,其实少数评论者反而会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因为你得到别人的尊重,社会的一部分资源总会向之靠近,包括电影观众对他们的信任,这种信任本身会为他们换来价值。所以,这种独立性虽然本身比较难,但是只要你坚持,你有鉴赏力、表达水平,仍然可以获得价值。”江小鱼认为,独立影评人将会通过话语影响力来提升全国观众的审美水准,自下而上让电影回归,“基于中国电影目前的快速发展,这一目标的达成,至少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

请为国产电影把好脉
最难就业季名人开讲指点迷津
任重演绎中国版“阿甘”
《正午阳光》赞颂“民生书记”
央视首办西班牙语和法语大赛
八旬作曲家夏宝森举办音乐会
北京公园群众文化活动展演举行
宁波海事法院拍卖公告
公告
责编:苗 春 邮箱:miaochun200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