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6月22日 星期六

清凉峰上听鹿鸣

王雯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6月22日   第 07 版)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梅花鹿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呦呦白鹿毛如雪,踏我桃花过石桥”……在古代诗词中,经常能见到梅花鹿的“身影”。在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中,有关这种“东方仙兽”的叙述也很多。在浙江省临安市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就生活着这么一群精灵。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浙西天池,湖水清冽幽蓝,天水一色,周围植被葱郁,奇石嶙峋。登高远望,众山皆在脚下。“运气好的话,通过监视器,清晨可以看到几头野生梅花鹿到湖边沙滩散步、饮水。”千顷塘保护站的工作人员章叔岩笑着告诉我们。

  在保护站半生态圈养区,就生活着9头纯种的野生梅花鹿。站在围栏外,我们望望梅花鹿,梅花鹿望望我们,两不相扰。在章叔岩的带领下,我们慢慢走上它们休憩的缓坡,它们刚刚还高昂着颀长的脖子,或静静卧在草甸上,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一旦有人靠近它们,便立刻夺路而逃。

  章叔岩看着我们流露出来的喜爱之情,高兴地说:“你们来得特别巧,前段时间野生梅花鹿们刚换了新毛,冬季毛是烟褐色,白斑不明显,与枯茅草的颜色相似,现在换上了棕黄色或者栗红色的新装。”

  在一处废弃的石屋角落里,我们发现了一个鹿宝宝,安静地趴在浅草丛中,一身金黄色的毛发上,洒着许多白色斑点,长睫毛下生着黑葡萄一样的眼睛,盯着我们看。或许因为有点紧张,支着两只长耳朵的脑袋微微颤抖着。

  章叔岩告诉我们,5月初,有电视台前来拍片子,梅花鹿受到惊吓,满山坡乱撞。当时有一只“待产妈妈”也跟着跑,惊动了胎气,早产下一只小鹿。鹿妈妈把小鹿产在乱石丛里,仍然惊慌未定,丢下小鹿藏了起来。刚出生的小鹿,蹄子嫩白如藕,根本无法站立,心疼的工作人员把它转移到一块光滑的岩石旁,看不到妈妈的小鹿一次次试图站立起来,又一次次跌倒……

  四五个小时过去了,天空布满霞光,太阳斜落山头,可怜的小鹿还没唤来自己的妈妈,却坚强地站立了起来。这时,躲藏起来的鹿妈妈才跑出来,开始拼命舔舐小鹿浑身的胞衣。天色渐渐暗下来,鹿妈妈明显放松下来,饿了半天的小鹿也开始懵懂地找奶喝,冲到妈妈的脖子下方,小嘴乱拱。吃不到奶的它焦急起来,鹿妈妈更着急。还好不一会儿小鹿转头摸索到妈妈的奶头,吮到了第一口奶,随后甜甜的乳汁源源不断地流进小鹿的嘴里。等小鹿吃饱了,鹿妈妈把小鹿带到了墙角的隐蔽处,这时的监控镜头内就看不到小鹿了,不时有几头公鹿把脑袋凑到探头前,好奇地看看这个新成员,鹿妈妈则一脸骄傲地守护在小鹿身边。

  “现在小鹿有二十几天大了,鹿妈妈平时把它藏在草丛里或者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野生梅花鹿的习性,其实也是出于保护小鹿的本能。等小鹿大一些,才会带出来散步,像去年新生的小鹿,今年开始就天天可以看见它跟在妈妈身边了。”章叔岩一边向我们讲解,一边小心翼翼地寻找着隐藏起来的小鹿。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们在浙西天池,仿佛听得到千年古诗的回音。现在,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野生梅花鹿的生存不时会遇到麻烦。“我们开通了‘华南梅花鹿’新浪微博,粉丝们除了可以了解梅花鹿最新动态,也能追看保护区各种精灵的倩影和逸事。”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童彩亮和他的同事们期待着社会各界来关心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设法让野生梅花鹿的生存环境得到更大的改善。

外国游客在大连摘大樱桃
中国赴美游客今年可达170万
清凉峰上听鹿鸣
小石桥上看花草
中国旅游小姐8月决出
旅行App 出游小帮手
鄂尔多斯借园博会诚邀游客
责编:赵珊 邮箱:hwbtrave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