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来,在与全球教育同仁的交流中,切实体会到了有识之士对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关注。特别是去年7月以来,人们对MOOC的认识开始从分歧和疑问走向了一致。MOOC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和变化已是必然趋势,只是对于这种变化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大家还有不同认识。”在日前于北京举行的大规模在线教育论坛上,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的发言朴实有力,将大家带进了对MOOC的讨论中。
在线开放课程风暴袭来
“一位来自印度的高中男孩因为在edX(美国的在线“教育平台”)电路与电子学课程中的考试得分在前3%之列,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内容开发副主席霍华德·劳瑞则用事实佐证了MOOC的“不一般”。
为何MOOC吸引了教育界如此多高端专家的目光?
在陈吉宁看来,在线教育发展由来已久,但在2012年出现了重大突破。MOOC的诞生犹如一场海啸,给传统高等教育带来巨大震动。“这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的开放式的在线学习方式,使全球各地不同人群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了可能,也使得大规模个性化的学习成为了可能。”
有媒体将2012年称为“MOOC元年”。在这一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创办了非盈利在线教育平台edX。该平台一方面向全球免费提供知名高校的优质课程,另一方面通过课堂/在线混合模式重构校园教育。
《波士顿环球报》的文章里这样描述:当edX创始人之一的阿南特·阿格瓦尔在麻省理工学院一幢办公楼的7层办公室里详细解释他的计划时,你能想象他身边的大楼在颤抖。
其实,早于edX的先行者已有尝试。2011年秋,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1门《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这后来孕育了Udacity;11月由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创办的Coursera成立;12月麻省理工启动了MITx项目,以此为基础,后来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组建了edX平台。Udacity与Coursera、edX是构成MOOC的“三驾马车”。
不留学能享受国外名校课程
MOOC同以往的在线教育到底有何不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学者撰文指出,与以往的广播电视大学、视频公开课等开放课程相比,MOOC将给高等教育带来深远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源于其前所未有的开放性、透明性、优质教育资源的易获得性。
在MOOC的世界里,视频课程被切割成十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的通关设置,答对了,才能继续听课。“完全不同的体验”是接触MOOC的学生的最大感受。
当选择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正在为如何叩响海外名校大门而奔忙不已时,通过网络,免费享受欧美常春藤名校明星教授的教育却已成现实。免费学习来自全球知名大学的课程也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也许细心的读者会留意到,类似“哈佛牛津课程在大连就能‘读’”这样的报道,开始出现在国内媒体上。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1日,大约有80万名来自192个国家的学生学习edX提供的26门课程,其中就有来自中国的学生。
“MOOC提供者将褪去高等教育的所有浮华外衣——品牌、价格、还有设施,让我们所有人记起教育的本质是学习。”《时代周刊》记者阿曼达·里普利这样写道。
中国高校迈出了步伐
“2013年如果中国高校也能采取行动赶上这趟前所未有的教育变革高铁,今后一代大学的景象会有不同。”面对MOOC风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学者作如是判断。
5月21日,edX发展了亚洲首批成员,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等高校加入其中。目前edX已有27个成员。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将于近期分别推出一批面向全球的在线教育课程,这标志着在大规模在线教育发展并可能引发全球高等教育深刻变革当中,我国高校已经迈出了步伐。”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说。
对于这场变革的意义,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有自己的观点——并不在于校园外部的优质资源分享,而在于切实发生在大学肌理深处的“教学改革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他同时提醒:“我们在推广的过程当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不是简单地把一门课放到线上,也不是简单组织一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