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面对新一轮城市竞争浪潮,深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秉承“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先锋的文化姿态,走在全国前列。
2003年1月,深圳市委三届六次全会正式确立“文化立市”战略。10年间,深圳政府财政文化投入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6.45亿元,到2011年的30.1亿元,增加了近5倍。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135.3亿元(占整体经济总量的4.73%)到2012年的1150亿元,年均增长25%,占GDP的9%。文艺创作精品迭出,10余年间共获得省级、国家级、国际级奖项4458个。2008年深圳荣膺“设计之都”头衔,2009年当选“杰出的发展中的知识城市”,4次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称号,“市民文化大讲堂”等3个项目获得文化部文化创新奖。10年间,深圳顺利完成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绿洲”的完美嬗变。如今,这座年轻的城市文化创意勃发、学术睿智泉涌、文明浪潮波澜壮阔、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文化产业百舸争流,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风向标。正如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所说:“深圳不仅创造了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奇迹,也创造了文化建设的奇迹。”
1 由拼经济拼管理走向拼文化
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全球的视角和战略的眼光看文化,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03年8月以来一直担任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王京生说,深圳已由拼经济、拼管理进入到拼文化的新阶段。
高度的文化自觉,带来超前的文化观念:深圳率先提出21世纪“拼文化”的理念,“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成为共识;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理念,将文化权利的实现程度作为实现民生文化福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率先提出“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理念,推进深圳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新的更大作为;率先提出“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主流城市文化”的理念,打造与建设国际化城市相匹配的城市文化新样态……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深圳评选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震撼全国的“深圳十大观念”。而在“十大观念”中,与文化直接关联的就有两个——“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十大观念”被普遍誉为“时代留存的共同财富,凝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折射出深圳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文化成就,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与文化坐标,也是深圳精神与深圳文化的符号”。
在观念的引领下,深圳率先提出“文化立市”战略,确立“文化强市”目标;制定《关于全面提升深圳文化软实力的意见》、《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颁布《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出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规定》等系列法规和政策文件;发布《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其配套政策,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位为重点和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集中5亿元专项资金予以扶持……
2 改革的要义在于敢破善立
2003年,深圳成为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的全国试点。在改革的过程中,深圳“敢为天下先”,探索了一条让文化腾飞的新路。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塑造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和发展活力,是深圳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如深圳市歌舞团在2004年转制为华侨城集团所属的文化企业,完全按市场化管理,实现了艺术与市场的完美对接。
组建国有文化集团,实现做大做强。深圳先后成立了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和出版发行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完成新闻宣传与发行两分开,加强报业与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推进报网联动,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大媒体格局;广电集团节目制作、网络传输与新闻采编剥离,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收视收听率和市场份额不断上升,旗下的天威视讯公司2008年成功上市;出版发行集团整合出版与发行上下游资源,实现业态创新与升级,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
设立文化基金,创新基金管理模式。1994年,深圳率先设立“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专业化、公开化和程序化的方式,从社会上广泛征集文化项目,并于2008年建立了绩效评估机制,实时对获批基金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和绩效评估。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形成了“以项目为管理对象、以资产为管理核心、以绩效为管理手段”的基金管理创新模式。
文化基金累计资助文化项目近2000个,资助金额18亿元左右,不仅扶持了“深圳读书月”、“创意十二月”、“大剧院艺术节”、“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美丽星期天”、“市民文化大讲堂”、“外来青工文化节”等一大批公共文化品牌,还扶持催生了一批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
同时,深圳还积极探索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制定出台了《深圳市属国有文化集团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1+7”文件,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形成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
深圳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赢得了广泛的肯定,先后4次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
3 文化品牌创立“深圳制造”
深圳的文化发展之路是一条文化品牌、文艺精品打造之路。
在文化品牌方面,深圳打造了以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提升市民素质,建设学习型城市为目的的“深圳读书月”;以提高市民文化鉴赏品位为重点的“市民文化大讲堂”;以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为重点的“社科普及周”;以倡导高雅艺术为重点的“文博会艺术节”、“深圳大剧院艺术节”;以面向外来建设者为重点的“外来青工文体节”;以促进市民创意潜能为重点的“创意十二月”;以面向社区居民为重点的“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文化品牌。这些文化品牌,已经融入深圳市民生活。其中“深圳读书月”的参与群众从首届170万人次到第十三届1000余万人次,被称为“文化创举”;“市民文化大讲堂”开拓了一条专家学者走进社会、走向市民生活的新途径,入选了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并被文化部授予“文化创新奖”;“美丽星期天”每周日为广大市民奉上免费的高雅音乐会;“戏聚星期六”以中国戏曲普及和欣赏为切入点,一经推出就赢得了广大市民的钟爱和追捧。
在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方面,深圳精心打造的“影视工程”、“音乐工程”、“文学创作工程”和“美术创作工程”四大文化工程,创出了“深圳制造”品牌,催生了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富有艺术内涵、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十五”期间获得省级以上文化奖项2467项,“十一五”期间获得国家级奖项1475项,国际级奖项516项。在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榜单上,4部“深圳制造”文艺精品——歌曲《走向复兴》、《迎风飘扬的旗》和动画片《熊出没》、电视剧《兵峰》喜登红榜。
4 三大工程奠定“深圳学派”
1997年,深圳学者提出“深圳学派”的构想;2010年4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提升深圳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建设“深圳学派”;2012年,打造“深圳学派”被载入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决定》提出,要以“全球视野、时代精神、民族立场、深圳表达”为宗旨,推动“深圳学派”建设;2012年3月,《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规划》明确了打造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深圳学派”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成果转化”三大工程。
近十年来,“深圳学派”已经框架初现——确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形成了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产生了一批学术品牌;一批优长学科确立,大批学术成果问世,众多学科带头人涌现,学术年会连年举办;城市文化研究特别是公共文化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出版了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深圳改革开放研究丛书》,深圳出版的《深圳十大观念》一书,更是从学术文化的角度,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一座城市的体现进行了理论总结。
5 首倡保障“市民文化权利”
全民共享,是文化的真谛。在深圳,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来建设者,他们的文化诉求都能在这里找到各自的空间。
深圳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大力建设全覆盖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观念始于2000年首届“深圳读书月”,时任文化局长的王京生在题为《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对首届深圳读书月的若干思考》的文章中,首次提出“市民文化权利”。
“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成为深圳文化自觉的重要理论基石和实践起点,引领深圳建立起设施齐全、产品丰富、服务一流、机制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深圳中心区,矗立着一片宏伟壮丽的“文化森林”:图书馆、音乐厅、少年宫、书城……它们由政府投资30多亿元建成。近17年来,市级财政先后投入52亿元,规划建设了32个市级文化设施。全市已建有群艺馆和文化馆站62个,各级各类文化广场381个,各类博物馆26个,公共图书馆638个,全市文化设施总面积超过99万平方米。基层文化设施扎实推进,关内“十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
在深圳,市民在街边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随手就可以借到一本自己爱看的书,走进音乐厅,市民可免费欣赏一场音乐会……从2007年开始,深圳在国内率先推出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面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进入“零门槛”时代。此后,深圳的文化惠民措施层出不穷:全市大型演出活动试行“高雅艺术票价补贴”,市宣传文化基金每年资助500万元,把高雅艺术演出的票价降至最低50元;深圳音乐厅推出“美丽星期天”系列免费音乐会;群众艺术馆为来深建设者子女和老年人提供免费艺术培训;全市每年开展送戏、送电影、送书、展览、讲座等文化活动近2000场,各类广场文化活动1万余场次——这一切均有效降低了人们享受文化成果的成本,推进了文化权利均等化。
6 创意产业举起“深圳设计”大旗
深圳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索“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新业态,文化产业千帆竞发,生机勃勃。
做强三大国有文化集团。深圳新闻出版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2011年实现总产值348亿元。广电集团总资产超过60亿元,位居中国广电传媒前列。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开创了全国“购书超市”的经营模式,坐拥三大书城,打造中国出版发行业“航空母舰”。
培育一批独具影响力文化企业。腾讯公司、华强文化科技集团、A8音乐集团、雅昌印刷等文化企业,在国内外创意文化领域闯出了赫赫名声;以华侨城三大主题公园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业蓬勃兴起;原创版画、立体艺术、时尚创意、动漫、摄影、玉器、茶艺书画、古玩珠宝形成“集群效应”。
创意文化产业举起“深圳设计”大旗。中国现代设计理念首先诞生在深圳,中国设计业的领军人物和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也聚集在深圳;总部位于巴黎的世界平面设计师协会中的6名中国成员中,有4位是深圳人;深圳设计的珠宝产品总值已占国内珠宝市场份额的70%以上;深圳创意产业竞争力指数全球排名第五。2008年12月,“设计之都”花落鹏城,创新创意勃发、设计精英云集的深圳赢得了国际认可。
“文博会”成为全球文化资源配置的大平台。从首届文博会成交总金额31.4亿元到第九届文博会成交总金额1665.02亿元,九届文博会累计成交总额已超过7000亿元,呈现出供求两旺、交易活跃的可喜局面,实现了中国文化和文化产品的文化远航和贸易扬帆。
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跻身国家级。深圳已经拥有48家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其中,华侨城集团、大芬油画村、古玩城、腾讯、雅昌企业集团等8家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7 创造高尚的城市文明样式
深圳3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志愿者之城”、“爱心之城”、“文明之城”是深圳创造的一种高尚城市文明样式。
深圳是一座志愿者之城。“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深圳街头一幅幅醒目的公益广告告诉人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助人助己的过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一深圳志愿者最温馨动人的口号,成为“深圳十大观念”之一。
2011年,市委市政府发出了建设“志愿者之城”的动员令,目前,深圳已有27万人注册义工,2011年大运会期间,非注册义工达到127万人,成了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深圳是一座爱心之城。“关爱行动”是这座爱心之城最温暖的名片:每年一届的“深圳关爱行动”,让市民在“关爱·感恩·回报”的良性循环中提升道德修养。深圳培育了“募师支教”、“心理关爱”、“社区邻里节”、“妈妈食堂”等品牌公益项目,年年推举十大爱心人物、爱心家庭、爱心企业和爱心社区,涌现出了“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丛飞、“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孙影、“中英街上活雷锋”陈观玉、“苍生大医”郭春园等一大批道德模范和文明市民。
深圳有200多万人次参加过无偿献血,献血量达401吨;深圳先后帮扶或援建贵州、西藏、新疆、江西井冈山等老少边穷地区;汶川地震期间,深圳市民捐款捐物达18亿元,在全国名列前茅。在国家民政部发布的“中国50城市公益慈善排行榜”上,深圳位居50城市之首,被誉为最慷慨的城市。
深圳是一座文明之城。 “深圳读书月”等活动,引导市民求“真”;重大典型培育和宣传活动,引导市民向善求“仁”;文化创意活动,引导市民求“美”。
“深圳读书月”让市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市民文化大讲堂”提升市民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社科普及周”让市民崇尚科学精神;党委中心组学习品牌“深圳学习讲坛”、理论宣讲品牌“百课下基层”活动,提升特定人群的理论知识和政策水平;“创意十二月”、深圳大剧院艺术节、“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等文化艺术活动,让市民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构建自身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