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5月31日 星期五

“六一”的礼物

朱 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5月31日   第 11 版)

  “六一”儿童节到来了。对于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无论是在家乡与爷爷奶奶留守,还是漂泊他乡与父母厮守,对节日的期盼与同龄儿童并无不同。想得到礼物,想见到爸妈,想开开心心地玩一天,想足足地吃一碗肉。同时,也会在心头掠过一丝忧郁,想到大人们的辛劳,想到家里的拮据,想到病中的亲人……那么,我们能给他们送去什么样的礼物呢?孩子们又期待什么样的礼物呢?

  书信比书籍珍贵。我们当然知道书籍如同装载知识的宝盒,送去书籍就好比送去智慧。然而现在童话书、科普书、励志书、故事书、电子书……比比皆是;唯独写在纸上的书信很稀有了,无论是父母的家书、同龄朋友的书信,还是陌生朋友的书信。同样是文字,一对一的口吻,一笔一画的书写,一字一句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思念、勉励、沟通和分享,无不是在给幼小心灵注入温暖和力量。

  见面比见识实惠。这些年把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到城里,长见识、体验陌生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时尚,很多城里的家庭和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也为此付出颇多。但一过性的短暂,反倒会给这些骤然到来又匆匆离去的孩子们带来心理上晕车般的失衡。若是能够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孩子们与爸妈见面,与留在乡下的祖辈见面,与家乡的山水见面,那种可以直接触摸的亲情正如大口吃肉般,来得更加饱满厚实。

  平日比过节重要。我们多想把儿童节的礼物分成365份,每天给孩子们送上一份。在送去文具的时候捎带上节能灯,让昏暗的教室能够没有负担的亮堂;在送去营养餐3元补助金的时候先送去蒸笼和冰箱;在清理代课教师的同时,务必把某些禽兽不如的校长祛除殆尽!

  儿童节年年会来,为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做事就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天天做一件小事,年年积攒起一些大事,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我们汗水付出的最好回馈,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就是家庭和民族的未来。

孩子,说出你的故事
“六一”的礼物
责编:任 涛 邮箱:peoplehw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