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5月31日 星期五

“台海时评”的浪漫随想(网编手记)

刘 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5月31日   第 06 版)

  我的大学时光是非常闲逸的,怀着与世无争的心态在专业课堂上蹉跎了4年,那些繁琐深奥的专业理论在我的记忆里没有留下多少痕迹。但有一个词令我至今耿耿于怀——新闻专业主义。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词所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对于当时心高气傲的我来说,是极富感染力的,这直接导致现在的我怀揣这个浪漫主义的理想,希图打造一个浪漫主义的栏目——海外网“台海时评”。

  顾名思义,台海时评是一档评论海峡两岸时事政治的评论栏目,你也许会反驳,政治本身就带着严肃正大的标签,怎么能用浪漫主义来诠释?不错,台海风云变幻莫测,今天蓝绿还在斗嘴争“大位”,明天台菲就闹出喋血渔船案。这边“陈林会”行将登场,那边陈水扁想要恢复党籍,两岸事、事事关乎国计民生。在两岸事上讲深度、玩高端,怎一个“慎”字了得!于是乎,就让谨言慎行成为追求专业主义的绊脚石吗?以我浪漫文艺女青年的情调,与专家学者们的合作之中,即便是政治也可以“玩”得很“浪漫”……

  5月伊始,初夏的清新被台菲渔船案一扫而光,不仅岛内民众怒不可遏,大陆媒体也充斥着对菲律宾的谴责之声,但是舆论唯唯诺诺,绕过问题实质,不敢将马英九政府“软弱”的原因矛头指向美国。正值此时,钟厚涛老师在台海时评直言马英九应强硬还击菲律宾挑衅(《强硬回击菲暴力挑畔 马英九无须惧美自限》),言辞掷地有声。钟老师首次在“台海时评”亮相,便仗义执言,足见侠客风骨,受到网友的一致赞叹,这是一种别样的浪漫,是为“敢触及”。

  众所周知,民进党以“台独”安身立命,但是随着两岸愈渐亲近,“台独”的市场大不如前,大陆影响力成为岛内政客避不得、绕不开的现实因素。王昭在《民进党再次被自己“绑架”》一文中写道“放弃则意味着民进党失去其个性和存在价值;坚持则无异于在选票政治中玩自杀。骑虎难下,真是难为了这一众聪明人了,怪可怜的……”这一句谐谑式的“哀叹”,就方显一种“调皮”式的浪漫情怀,是为“放得开”。

  尽管台湾高官都要感叹“没有700万陆客,台湾怎么办”,台北故宫依然对陆客耍起了威风,涨了门票价!陈晓星在《涨价在你 歧视不行》一文中毫不掩饰内心愤慨:“有人提出北京的故宫门票也很贵,大哥!拜托搞清楚,台北故宫没有宫,仅仅是一个博物馆。非要这么比较,大陆的博物馆都免费好了!涨价随你,歧视不行!”言语直白,直切陆客愤愤然之心意,如何不让人感同身受?这也是种浪漫,是为“有广度”。

  没有被“慎言”打败,没有被政治“绑架”,台海时评立足于两岸,在“浪漫”与正统之间渐渐有了自己的“范儿”,过万的点击量令人惊喜,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同样浪漫的读者在默默支持。这些支持是动力,也是压力,台海时评前路漫漫,浪漫的我带着浪漫的读者,我们一起前行。

  (作者系海外网台湾频道编辑)

  

“台海时评”的浪漫随想(网编手记)
收购在行动(网上中国)
360新闻一周热搜词
《中国不会再推新版“四万亿”》引发舆论热议(网友评报)
“互联网女皇”的报告
责编:徐 蕾 邮箱:xulei@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