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5月20日 星期一

咬文嚼字 咬住了谁

杜勃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5月20日   第 05 版)

  《咬文嚼字》杂志日前公布,继为央视春晚、《百家讲坛》、网络语文挑错之后,该杂志今年首次将目标锁定名家名作,“咬嚼”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从本月起,《咬文嚼字》将每月公布一部茅奖作品的“病情报告”。此次被“咬嚼”的对象将从第五、六、七、八届茅盾文学奖奖获作品中挑选,挑错行动将贯穿全年。挑错结果预计将在今年10月对外公布。

  锁定茅盾文学奖作品“开咬”

  从目前已经开始“咬嚼”的几部作品《暗算》、《尘埃落定》、《额尔古纳河右岸》、《湖光山色》来看,文字质量远远高于其他图书,“病情”不算严重。眼下,“初查”所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词语的误解误用”、“知识性差错”和“错别字”这三个方面。比如“词语的误解误用”,详细分析麦家的《暗算》片段,指出其中把“口风紧”误成了“风声紧”,把“梦呓”误成了“托梦”;而阿来的《尘埃落定》把“铃铛”误成了“驿铃”,把“不可思议”误成了“不可理喻”;《额尔古纳河右岸》把“死而复生”误成了“起死回生”;《湖光山色》把上衣领口的“开口”误成了“开衩”。

  《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表示,之所以锁定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开咬,是因为这些获奖作品不仅是文学价值最高的作品,同时也是中国作家花大力气创作的呕心沥血之作。“咬”这样的著作具有指标意义,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咬文嚼字的效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黄主编认为,给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挑毛病,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要利用恰当地“咬嚼”,做文字的美容师,让传世的作品更加光彩夺目。

  给“名家”挑错,“咬嚼”意义何在

  黄安靖介绍说,在《咬文嚼字》杂志办刊初期,确实曾担心遭到作者的忌讳,但在操作过程中逐渐发现,“咬嚼”所涉及的对象很少有反对的,被“咬”的人基本上都很支持。要实现我国图书出版业走出去的战略,就要通过汉语经典文学作品展示汉语魅力,“我们应该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规范,要把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经典作品拿给世人,而不应该把有错误的作品拿出去”。 

  在提到“被咬”的作家时,黄安靖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一直很忙。我给他发短信时没想到他能回。但他很快就回复了,说表示欢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不但表示欢迎“咬嚼”,而且说自己是《咬文嚼字》的忠实读者。在他任总编的《芳草》杂志社,人手一本《咬文嚼字》。这说明作家对语言文字是很尊重的,有很强的正确运用文字的意识。

  “咬嚼”是否必要,各方看法不一

  “咬嚼”名家作品或经典作品是否有必要呢?

  专栏作家鲁国平认为,拿名家开刀,具有示范作用,也会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在网络时代年轻人行字造句随意化的背景下,此举对于规范大家遣词造句,净化文字,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不走样,无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也有人对咬文嚼字表示不同意见。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学生小李说:“我相信《咬文嚼字》杂志这么做不是拆台,但是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能够‘补天’,我持怀疑态度。”网友“享受生活”也表示,如果一部作品在思想性上和行文上都有独特之处和比较高的欣赏价值,那么就算它有些许错误,也是无伤大雅的,也算得上是好的文学作品。就算要研究文学作品的细节,也没有必要一字一句地去“啃嚼”,这样反而会破坏了欣赏文学的味道。

  “咬文嚼字”与“汉语危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代汉语研究所所长刁晏斌认为,当前社会语言文字的总体使用水平不高,问题不少,以至于很多人都在讨论“汉语危机”,提出了“保卫汉语”的口号。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无论是正面宣传,还是反面纠错,无疑都是非常必要的。

  刁教授还说:“此次把目标锁定在获茅盾文学奖的12位文坛名家,对他们的作品挑错,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作为作家,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规范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方面起到带头和表率作用。而著名作家的影响远比一般作家或作者大,把他们的差错“示众”,一方面使人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另一方面也使更多的人警醒,从而提高全社会、全民族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总而言之,“咬文嚼字”捍卫了汉语言的规范,促使作家以规范和严谨的姿态将文学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也需要不断突破和变化,不仅仅是著名作家,普通民众也有拓宽文字运用空间的权利。文学作品只有成为大众的文学作品,才有更大的价值和生命力。

五常(之一)(汉语教室)
咬文嚼字 咬住了谁
汉语像大海(点点滴滴)
“我们都想去中国”
上海大,还是重庆大?
在俄罗斯吃到宫保鸡丁
责编:刘 菲 邮箱:haiwaibanliu@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