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5月10日 星期五

相濡以“墨” 艺术人生

杨力舟·王迎春艺术回顾展举行

杨 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5月10日   第 16 版)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毛主席给晋绥日报编辑的谈话。  
  苏光 王迎春 杨力舟合作

  5月3日,“扶犁回望——杨力舟·王迎春艺术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

  展览展出300余幅作品,首次向公众集中展示二位美术家半个世纪的艺术探索和杰出贡献,包括他们合作的主题性代表作,王迎春的黄土风情系列,杨力舟的陕北牧歌系列等。

  杨力舟和王迎春皆出生于山西,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院国画系研究班。接受新中国美术教育,吸纳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和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方法,学习罗马尼亚画家博巴倾向表现性的结构素描技法,打下牢固的造型基本功。着意实践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树立为时代而创作的艺术理想。

  来自黄土地的他们,带着一股浑朴厚重的生命气息进入主流画坛,并以天衣无缝的合作为同行所瞩目。二人合作的大型主题性绘画追求雄健刚毅、肃穆崇高的美学价值,分头探索则呈现出清新自然的乡土情结和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们有意识进行各自风格独立的变革与探索。杨力舟在田园诗韵黄土情与纵横逸笔追雄风中,在大写意笔墨境界中吸收西方表现主义和立体构成,在民族风情领域,发挥骨法用笔与奔放色彩,张扬豪迈气概。借鉴了立体派和未来派的构成、重叠和夸张变形手法和狂放的色彩,将黄土高坡上的淳朴沧桑、赛马场上英姿飒爽的骏马和骑手,表现得淋漓尽致。王迎春坚持传统笔墨深厚的优长,立体构成的画面设计和金石古风,活泼生动的笔墨情趣,彰显她对人文精神博大而深沉的关怀。在水墨技法上,尝试多种的肌理效果,画面上几何切割的组合与主题性绘画的刀削斧劈一脉相承,又与西方立体派的分割构成暗合。在变革过程中,这对夫妇艺术家依然十分默契,虽各有独立个性,仍能亲密合作,如出一手。

  黄河、太行是他们永不言倦的创作母题,也为他们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观众可从画作中探寻到他们对生命真谛的感悟,以及对艺术真诚执著的追求。 

秦宣夫作品入藏美术馆填空白
笔会,雅兴创作还是堂会表演?
相濡以“墨” 艺术人生
篆刻
印度宫廷艺术首次走进故宫
责编:赖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