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4月13日 星期六

王小川:先进技术让世界更文明生长(IT领秀)

本报记者 徐 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4月13日   第 08 版)

  王小川 谢明摄

  粉色的衬衣,搭配墨蓝色的外衣,记者面前的搜狗CEO王小川不经意阐释了他对时尚的理解;白净的脸庞,略带调皮的笑容展示了他的年轻和自信。4月初的一个中午,在清华东南门搜狐网络大厦,本报记者专访了这位1978年出生的同龄人——互联网界最年轻、技术起家的CEO。

      

  “希望”和“审视”是多年心境

  王小川21岁兼职参与中国最大的校园交友网站ChinaRen的创建,27岁成为搜狐最年轻的副总裁,32岁时全面负责搜狗公司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记者问他:“在大众眼中可谓少年得志。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就是年少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认可吧。”王小川话锋一转,“但在这个过程中,我跌过跟头、吃了很多的苦。现在看来,正是因为吃过苦,所以才会避免让少年得志成为危险的事情。”

  “从学生时代到创业成功,您一直拔尖、不断攀登高峰,从身体到精神都是很辛苦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您是‘焦虑’更多,还是其他词语形容?”记者问。

  “和‘焦虑’比起来,这个过程对我而言更多的是‘希望’和‘审视’。所谓‘希望’是对我未来的憧憬,而不是对当下时刻得与失的计较。所谓‘审视’,就是让自己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谨慎地调整,发挥优势,避免不足,不断提高自我。其实,这两个词语也代表了这么多年我自己的一种心境。”

  从顶尖技术人才转型为全面的管理者,王小川更喜欢哪个角色?他告诉记者,转型是一个很必然的过程,后者自己更喜欢。“做一名管理者更容易让我达成目标。管理者要沟通多个环节,思维要发生转变,对我的挑战更大。”

  王小川笑着说,自己有时候不够勇敢,在重大决策面前偏保守。“如果自己未来可以更积极一些,会走得更快。”

  “三级火箭”将搜狗带入“快车道”

  王小川语速很快,思维敏捷。采访中,他告诉记者,搜狗现在已是中国用户量第三的互联网公司,搜狗搜索也做到了国内第三大搜索引擎。

  做搜狗,王小川以“各种曲折”形容。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颠覆性的打击让他深刻领悟到“产品要接地气”“向草根学习”。

  第一个打击来自hao123。2003年,还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所研究生的王小川为搜狐开发搜索引擎。11个月后,搜狐推出了搜狗。那段时间,王小川发现搜狐首页流量的1/3都来自于一个很陌生的网站——hao123。“当时的第一反应是算错了,重算。残酷的事实面前,我犹如当头一棒,感觉很晕。在我看来,hao123的站长只有初中学历,但hao123的月收入有300万元,搜狗却仅仅只有50万元。”

  第二个打击来自“番茄花园”。王小川说,2006年搜狗输入法问世,产品不错,搜狐也做了很多推广,但应者寥寥。第一年只有2%的市场占有率。“当时我发现有一个很火的软件叫番茄花园,它就好比精装房不需要网民自己装东西。于是,我们与它合作,产品直接到达网民。”第二年搜狗输入法市场占有率达到40%。

  2008年,王小川理清了思路:通过输入法导入浏览器,再通过浏览器带动搜索的流量,这就是搜狗的“三级火箭”。“2008年到2010年这段日子,我真正体会到了这种痛苦,你怀了孩子,你为了他不会去死,你要生下来。”

  在夹缝中寻找生机的搜狗,通过技术和创新的持续发力,以“三级火箭”的发展模式,真正将搜狗带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根据搜狐集团发布的2012年财报:去年搜狗营收达到1.312亿美元,同比大涨108%。

  探索引擎是搜狗正在开发的新一代搜索引擎。“这就像搜狗的输入法,当你敲一个词的时候,不仅仅是最后对应这个词汇,它能给你更多的帮助。而当你用浏览器敲链接的时候,也不仅仅是看到那个页面,我有意图给你更多的帮助,探索互联网更多感兴趣的东西。”王小川告诉记者,他希望可以颠覆搜索引擎“搜索框+关键词”的传统模式,把搜索技术与浏览器结合起来,以此去改变搜索市场的格局。

  “在前有百度后有360的夹击战中,搜狗正在做这样的一个转型,寻找自己的生存机会”。王小川说。

  无线端加速布局圈用户

  “在无线上做搜索?忘了这件事。”王小川语出惊人。“PC上说搜索,就是网页搜索,是一个具体的产品;在无线上说搜索,那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方向不代表一个具体的服务。无线搜索会产生很多变种。”

  “我认为搜索未来的形态不是连接到网站上去,而是连接到电话上去。”王小川说,“把互联网原来的产品形态与手机联系起来。”在这个思路下,搜狗号码通、搜狗语音助手、搜狗路况导航等战略产品持续推出,并吸引了千万级用户。

  王小川特别提到“搜狗号码通”。他告诉记者,“搜狗号码通”突破性地采用了“众包”思维和搜索技术,帮助用户智能标记陌生来电,接听前就能对电话归属、目的和“被拉黑”历史进行判断,最大限度避免了骚扰,因此深受欢迎。

  说到移动互联网,王小川表示,“移动互联网更注重创新和用户的体验,只有服务和体验足够好的产品才有用户黏性。”王小川认为,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众包”模式,越来越被重视,创新的土壤和玩法正在改变,为后起公司与巨头博弈增加了“砝码”。 

  现如今的搜狗,已经从最初的二十多个人的研发中心变成了1300人的公司。“如果公司做挂了,那么多人怎么去讨老婆、买房子?”王小川笑着说:“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搜狗的商业化。PC端提升变现能力,输入法尝试商业化;无线端则加速布局圈用户。”

  王小川曾经表示,有信仰才有未来。他的信仰是什么?“我的信仰可能不接地气。”王小川笑着说,“信仰代表了你的动机。我希望科学、先进的技术让世界更文明地生长。”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记者问王小川,当前中国互联网界的大佬比如李彦宏,比如马化腾都有相同的特征:技术天才、抓住时机、后劲十足、青年才俊。“这些特征你也具备,但是你更突出的是比他们年轻。你对自己未来的期待是什么?”听到记者的这个问题,王小川露出招牌式的可爱笑容。“我希望自己未来做得更好。”

            

  编辑手记

  王小川的钝感

  虽然经历了“各种曲折”,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王小川的“少年得志”。他18岁获得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比赛金牌,21岁参与ChinaRen的创建,27岁是搜狐最年轻副总裁,31岁成为搜狐CTO,32岁又兼任搜狗CEO。如果再仔细梳理他的人生轨迹,你会发现,35岁的王小川在面对许多伸出的橄榄枝前,选择在搜狐一干就是十几年。这在互联网界尤其罕见。

  用王小川的话说,他有钝感,而这被他自称为自己非常重要的优点。钝感,顾名思义与敏感相对,通俗来讲就是“神经大条”。这个钝感一方面是初期创业时他坚信不懂就是不懂,于是有了对困难的“估计不足”,于是就有了挫折中汲取经验的沉稳;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他坚信自己懂,虽然暂时没有被认可,但是他坚持和忍耐,埋头苦干不断创新。

  “当你有钝感后,你其实就会漠视身边很多质疑和杂音,继续坚持想尽一切办法达成目标。”王小川说,在这个过程中,最怕就是似懂非懂的状态,“决不让想不明白的事情干扰自己的判断。”

  王小川的钝感,让他能在不同阶段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做技术的时候,在一个技术领域做到极致;转型做管理者,在相关的多个领域虚心学习,从不懂到懂走得稳健踏实。

  在采访中,王小川的这样一句话很让人回味。他说,每往回看前三个月,就会觉得那个阶段自己很傻。其实,这何尝不是说明当时钝感的人,每一天都在进步?

  王小川的钝感,让他坚持信仰,乐观向上,在不断的“审视自我”中攀登新的高峰。

“海外版人”上线(网编手记)
王小川:先进技术让世界更文明生长(IT领秀)
一周新闻热搜词
56网今年优势媒体资源全面发布
《台当局NO思维耽搁了自己》(网友评报)
海外网评引微博网友关注
责编:罗 俊 邮箱:luojun@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