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很受尊崇,因为这是一个沟通祖先、团结族人的重要节日。这种情绪属于人类共有,西方有复活节与之相对应,但是后者的表现与内涵与清明节都有差别,正如贝贝妈所感受的,而这也许正是清明节能走向世界的比较优势。
3月31日是西方的复活节,而过几天就是中国的清明节,移民到加拿大的贝贝妈此前一周的英语课上,主要话题就是复活节。
“对孩子们来说,复活节是比平时的吃喝玩乐还要美好的日子。”她说,“这是我们在加拿大的第一个复活节,自然要先向孩子传授些背景知识,可在编入睡前故事时,我产生了很多疑惑:一个是欢乐的复活节,一个是总有点沉重有点忧伤的清明节,这两者怎么区分,怎么讲给贝贝听,真考验我的能力和水平。”
清明节的印象总是阴沉沉的,复活节则充满了乐趣和生机
“在祭台两端插上蜡烛,香火插在正中的香炉里。台上摆上若干酒菜,点燃香烛祭奠。家长主祭,跪下磕头三次,其余人依次同样跪拜。然后焚化纸钱,燃放鞭炮。取一杯酒洒在焚烧纸钱的死灰上。接着还要祭土地神。最后祭孤魂野鬼。供品中有144块叫做米斋的小糕。”这是美国传教士、汉学家卢公明(1824-1880)在其代表作《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描述的福州清明祭墓场景。
福州清明多雨,正应了杜牧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意境,配以山上的哭声起伏,闻之断魂。卢公明是一位目光敏锐的文化洞察者,在华传教20余年。他眼里的清明节,正是这般凄风苦雨。
在欧美,与清明节时间前后差不多的日子,是基督耶稣复活的节日。“一大早,我的孩子们自己画彩蛋,将它们挂在迎春花枝头。还有各种巧克力蛋会被藏在花丛中,等待孩子们去发现,最可爱的要数小兔子(巧克力做的)的巢穴,里面的彩蛋无数。”去欧洲度晚年的蔡先生说,复活节这一天,欧洲的孩子们可是特别的兴奋啊,所有的家庭都充满了乐趣和生机。
蔡先生和贝贝妈在国内过清明节的时候,印象总是阴沉沉的,商家绝对不会刻意营造欢乐的节日气氛,晚上路边焚烧的纸钱是必不可少的清明景观。这种节日气氛的不同,折射出清明节的复杂性。
清明节的核心是祭祖扫墓和郊野踏青,肃穆与活泼并举
清明节与复活节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都和一位名人有关系。复活节不用说了,清明节是和介子推有关。确切地说,是清明节取代的寒食节与介子推有关。
寒食节被认为与火烧介子推有关。虽然这不是寒食节的真正起源,但民间就认它。山西的寒食曾长达一个月。吃冷食容易生病,所以在汉代以后的历代守土官和帝王,如周举、曹操、石勒等的禁断之下,固定为冷食3天。
欧洲的四旬斋、亚马孙河流域的塞伦图族在旱季结束前的3周斋戒,都是与中国寒食相类似的习俗。法国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冷食习俗无疑是冬春之际食物匮乏的反映。
古代寒食节主要吃什么呢?晋陆翙《邺中记》说:“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红煮作粥。”直到唐宋时期,人们仍在食用这种凉大麦粥。宋代吃杨桐饭,佛教认为这种饭是目连奉母之食,添加了神圣气息。
唐宋以后,清明节逐渐代替了寒食节,成为全国性节日,核心是祭祖扫墓和郊野踏青,肃穆与活泼并举。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四月,唐玄宗下诏允许官员在寒食节扫墓。元明之后,扫墓之风遍及全国,清明节因此得鬼节之名。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祭拜祖先?俄国学者索科洛夫的解释颇有道理:自然界在春天的复苏使人们认为死去的亲人也会再次复活,并在当地事务上提供帮助。
清明节国际化要运用国际化的传播手段
西方人认为,复活节应该开心。东方人认为,清明节要对祖先保持足够的尊敬和矜持,但郊游时的开心放怀往往阻碍不住。
唐高宗看不惯人们上坟还挺开心的现象,有一年就下诏说:“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
民俗是政治所难禁断的。面对大好春光,人们扫墓之后,“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谈谈恋爱也好,随便走走也好,反正这个季节适合户外活动,并不代表对祖先的不尊重。
吴自牧《梦梁录》描绘了宋时杭州清明野游的盛景:“宴于郊者,则就名园方圃、奇花异卉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
墓前哭过,园内笑过,在全世界数百个节日中,几乎没有一个民族在这样一个季节既缅怀历史、感恩先祖,又开心郊游、共赏春光。这比端午等节日更有独特性,尤其值得中国人骄傲。但清明节远未实现国际化。
美国占有大量节事文化资源,每个国家级节日都非常国际化,纽约时报广场的节事活动全世界都在关注,新年点灯仪式吸引各国成百上千个旅游团队,水晶球、倒计时成为国际文化符号。
而西方一些小地方的节事同样设计感很强,如举办奔牛节的南欧小镇,奔牛街只有800米长,但通过全球化的信息传播,每年都有百万游客慕名而来。“清明节事要变得国际化,不能只是把自家家谱拿出来拜一拜,或仅限于吃一吃青团、做几个润饼,而应该运用国际化传播手段,把我们这种追根溯源、问祖寻宗的形式和精神传扬至世界。”有专家表示。
异域“清明”(链接)
韩国
韩国的清明节是公历4月4日或5日,同中国一样。这一天,为先人修墓对韩国人来说是一件大事。人们也会去扫墓,扫墓时供奉的食品和排列顺序有严格的规定:枣栗柿梨(从左往右摆)、红东白西(红色的食品放东边,白色的食品放西边)、生东熟西(生的在东边,熟的在西边)、左脯右醢(脯放左边,醢放右边)、鱼东肉西(鱼摆东边,肉摆西边)、头东尾西(鱼头朝东,鱼尾朝西)、左干右湿(干的在左边,有汤的在右边)、碟东盏西(用盘装的在东边,用碗装的在西边)、左羹右饭(羹放左边,饭放右边)、男左女右(拜祭时,男的在左边,女的在右边)。
这一天还是韩国的植树节、寒食日。
波兰
波兰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亡人节”,即悼念已经逝世的人。节日这一天,人们都去扫墓,为陵墓祭奠,并点上烛灯。有些人全家都到来,特别要带上孩子,年长者点燃烛灯,让孩子敬献,表示纪念故人,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
墨西哥
每年11月2日为墨西哥的“扫墓节”,家家为死去的人扫墓。去时,准备特别的“亡人面包”、骷髅形糖块和已故亲人爱吃的食物及烟酒,作为祭祀供品。举行仪式后,全家人在墓前铺上布,席地而坐,点上蜡烛,边吃喝,边歌舞,作为守灵,通宵达旦。但各地区扫墓的时间不同,有的地区在白天,有的在晚上。
新加坡
新加坡华人至今仍按照传统仪式扫墓,多半为闽南仪式。每逢清明时节,新加坡华人多会举家出行,亲戚朋友相邀同往,坐满一两辆小货车浩浩荡荡去扫墓。人们大多先祭祀土地神,然后在亲人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燃起香烛,压上墓纸,再将纸钱焚化,磕头行礼,最后当场将酒食、肉、果吃完回家。一般会准备五牲祭拜祖先,当中少不了蛤、螃蟹、鸡、鸭等。祭拜完毕便当场剥蛤吃,然后把蛤壳丢在坟前,表示子孙已来扫过墓。
回中国寻宗认祖、祭拜先人,则是近一二十年新加坡华人兴起的潮流。在清明节前,祖籍海南的新加坡华人见面时往往会用家乡话互相询问:“回屋(家乡)做清明不?”
马来西亚
清明是马来西亚华人最为关注的节日之一,仅次于农历新年,很多在外打工的游子都会回乡按照传统上山扫墓。清明节在马来西亚并不是公共假日,所以当地华人都会提早一两个星期选择周末上山扫墓,清明正日前的周末人潮最为拥挤。
当地华人通常会出动全家人,两三辆车载着祭品到当地华人义山、公冢或骨灰塔去。他们会先祭拜大伯公(福德正神)、后土。之后把坟墓上的杂草除去和打扫干净,再为褪色的墓碑文字上色,然后会奉上三牲、水果、糕点和茶酒,烧香烛,再依照辈分依序上香跪拜。最后在墓碑上压上墓纸,之后焚烧纸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