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外交原来是两个不同的东西,甚至有人认为,文化是一种陶冶情操和提高性情的高品位艺术,外交则是一种解决具体问题和看重短期收益的政治事务,文化应该不屑于和外交联系到一起。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都把外交和文化结合起来,文化外交被摆到一国外交更加重要的位置?原因很简单:文化外交地位的上升,从根本上源自全球化对国家的挑战。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的趋同化,商业不仅对文化有冲击,而且对政治、对国家也有冲击。如果一国文化不尽可能地去和各方面的力量结合,文化到最后就是一株枯草;一个失去文化支撑的国家,最终也没有什么国际影响力。20世纪以来,各国纷纷加入推行文化外交的行列,英国文化委员会、法语同盟、歌德学院、塞万提斯学院、富布莱特项目、和平队等在各国外交中声誉鹊起,在全球范围建立了语言教学、教育文化交流、国际服务等分支机构构成的人文交流网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角逐“安全高地”、“经济高地”的同时,又在“文化高地”展开了新一轮竞争与博弈,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是这一轮人文实力竞争的积极推动者。
作为一个人文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中国历来重视国际文化交流。2004年以后,文化部首创使用了“文化外交”一词,就是把文化和外交放在一起,强调文化部和其他部委推动的中外文化交流也具有了“外交”意义。这种做法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入世后的中国仍然被认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因此,中国在客观上需要向世界证明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是一样的,而文化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沟通渠道。
我认为,中国的文化外交实践在思路上、做法上和工作重点上仍然存在不适应文化外交规律的环节和方面:
一是过于依赖政府。环顾近年来我们开展的文化外交活动,不难发现:政府主办是中国文化外交的一个鲜明特征。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年”等,均是政府规划、政府推动、政府主办,却没有将政府的“金鸡唱晓”和社会大众的“百家共鸣”结合起来,限制了文化外交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力。
二是过于强调传统。从中国所开展的文化外交内容来看,更多局限于戏曲、展览、民间艺术、武术、气功、中医等传统文化。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文化有了很大的进展,今天的中国已经与传统中国存在很大差异,而现有的文化外交恰恰忽略了这些新文化,使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仍然停留在20世纪之前。
三是过于强调精英。如果搜索一下中国主流媒体,就会发现在精英群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文化交流活动,各种类型的文化高峰论坛络绎不绝。然而,真正需要沟通和了解的普通民众却缺乏经费,也缺乏机会,但他们迫切需要交流,而且围绕普通民众的交流最有效果。
四是过于依靠中方。文化外交是双向的,不能仅靠一方努力。目前,我们对文化外交的推动还过于重视依赖我们自己的努力,依赖中国人讲中国的故事。事实上,中国人的香格里拉故事完全可以让欧洲人根据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演,这样才能更好地传递给欧洲国家。
长期以来,中国并没有将丰富的人文优势转化为外交优势,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人文外交化和外交人文化的战略,缺乏将人文优势转化为外交优势的战略平台和体制机制。近年来,随着中国全面加入国际主流社会,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博鳌论坛、太湖文化论坛等众多人文外交平台的建立,中国人文外交正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我建议:
首先,要给民间机构以更多的空间,给普通人以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做主角,让我们政府来做帮手。让人民发挥主体作用,这是提升文化外交影响力的关键。
其次,要采取以柔克刚的方法。中华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明体系,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通过柔性化的手段,实现刚性的文化软实力目的。特别是要用老百姓喜欢看喜欢听的文化艺术形式表达中华文化理念,将看上去与西方文化存在深刻差异的中华文化理念,用西方民众熟悉的方式和手法传播出去,成为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特别是不仅要在国外“长腿”,通过驻外使领馆、使团和其他代表机构,建立一个中华文化的传播网,也要在国内“长腿”,把触角伸向千家万户,遍及社会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