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3月14日 星期四

让太湖重现碧浪美景(美丽中国之旅)

——环太湖纪行(一)

本报记者 孔晓宁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3月14日   第 08 版)

  环太湖风景路一瞥

  望亭水利枢纽外景

  开栏的话

  旅游是感受美、享受美的活动,也是当今人们深入了解美丽中国宏伟建设的最佳途径。即日起我们与国家旅游局联合推出《美丽中国之旅》栏目,将以我们的笔触与镜头,展示神州大地的处处最美新景,展现建设者创造美、爱护美、拓展美的重大历程,以及旅游者的美好经历与真实感受。祈愿海内外读者朋友垂注本栏目报道,提供报道线索,并且成为我们志同道合的旅友。

  已数不清自己见过太湖几多回,这个形若弯月的全国第三大湖泊,不仅滋养了中国最富庶的一片沃土,而且以其丰沛的文化内涵,让人一见就难免会魂牵梦萦。这次机会难得,有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鼎力相助,3月2日至3月6日,我们做了环太湖考察采访。5天时间,由苏州市吴江区涉入湖区,围着2338平方公里的大湖绕行一周,全程1300余公里。当此行在吴江区震泽古镇画圆句号时,我们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不仅仅是为了一路劳顿的结束,更多地是为了太湖——她清丽的面庞曾经蒙上那么丑陋的污垢,而今又出落得美艳如花。

  我们心底里不由得又响起那曲美妙的旋律:“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站在靓丽的“湖堤公园”上

  记得第一次面对太湖,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正上大学的我,节假日与同学来到湖畔鼋头渚,那景色,恰如歌词中的“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朱逢博演唱的《太湖美》,与我的美妙感受,一同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20世纪90年代末,当我作为一名采访环保的记者,用审视的目光再次面对太湖时,内心的痛楚取代了昔日的愉悦。岸上,一家家化工厂外观气派,却把最肮脏的污水,直接排向母亲湖。水面上,蓝藻压没了清波,散放出难闻的臭气。人们开始用“太湖霉”的搞笑歌词,来讥讽严酷的现实。从历史长河看,任何湖泊都有一条形成、发育、衰退直至死亡的生命轨迹,而太湖不到万岁,年纪轻轻就患上“癌症”,如若走不出“污染大于治理”的怪圈,很难避免提前衰亡的厄运。

  现在,站在东太湖大堤上,阴霾的回忆又被和煦的春风一扫而光!

  准确地说,这7米高的堤防,不是那种传统的规规整整的防洪大坝。最高处为一条宽畅的柏油路,路两边是绿色的缓坡,一边缓缓延伸至湖边,一边自然蜿蜒着遍植花草树木。红梅和白玉兰开始盛放,清风中的花香特别醉人。一条绛红色自行车道,由眼前延伸至天际,一群年轻人骑车从漂亮的拱桥忽忽而来,经过我们身旁,又欢声笑语悠悠而去。

  我们眼前刚刚完工的环太湖风景路工程一段,无异于一座漂亮的大花园。苏州市水利局副局长赵瑞龙指着“公园”说,这儿附近,正在兴建高档酒店、休闲农庄、主题乐园、儿童乐园、拓展训练基地、科普基地、餐饮一条街及自驾车基地等。“整个工程由苏浙两省联合打造,再过两三年全部完工后,全长316公里的环湖路上,一共设置11个驿馆、73个驿站以及更多的驿亭。实现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城市与乡村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

  “环太湖风景路修好了,我们一定要自己驾车走一回!”同行者中有人嘀咕了一句。我们知晓,修建环太湖风景路属于建设美丽江苏、美丽浙江的一部分。这条风景路,也必将成为感受美丽中国的一处最佳“观景台”!

  让疲惫的大湖好生休息

  “眼下东太湖水质咋样?”记者将目光由岸上投向水面,向赵瑞龙提问道。

  “基本保持在二、三类水质。”他又紧接着补充道:“比几年前常有的五类、劣五类水质已经改善不小了。”

  东太湖原本水草丰盛,生物多样性丰富。可千百年来人们无休无止的围垦,令本来就浅浅的湖水不堪重负。人们最“勤奋”时,向湖水夺取了7.58万亩土地,用于种植水稻;在水上支起16.9万亩围网,干着养鱼育蟹的营生。种植与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使得东太湖在沉疴中苦苦呻吟。

  以“江南明珠”太湖为核心的太湖流域,近年以占全国0.4%的流域面积、4.4%的人口,却创造出约占全国1/10的国民生产总值。水是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要素,最本质的生命需求。而太湖之水,早已不堪重负!

  “救救东太湖!”当勤劳的吴江人终于警醒过来,当党中央、国务院治理太湖的决策与有关各级政府的举措形成合力之时,沉疴中的东太湖终于有了新的希望。

  从2005年太湖流域管理局与江苏省有关部门及苏州市人民政府组成东太湖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至2010年《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初步设计》获得批复,复杂的准备工作用了整整6年。接下来的工程建设更是繁重:筹集五六十亿元资金,拆除围网,挖出淤泥,搬迁养殖户,建起景观带……哪一项都重如泰山!随着原本住在湖边破屋中的4000多名渔民搬至168至280平方米的宽敞动迁房,东太湖渐渐平静了,开始休养生息了,浑浊的湖水于是舒缓地泛起了清波。

  有意思的是,由于历史原因,整个太湖,虽然濒临苏浙两省,却有2/3归属苏州管辖,其中一部分又在吴江境内。站在吴江湖堤,我们对于太湖的未来再也不乏信心。

  变“治水”为“活水”

  位于苏州与无锡交界处的望亭水利枢纽,是我们此行考察的第二站。我们见到的,其实是枢纽中的枢纽——一道水闸。源源不断的长江水,从望虞河另一端的长江抽取进来,经过这道水闸,流入2公里外的太湖。这项工程1993年完工时,其实是为防洪排涝而建的,专把太湖水排入长江。后来,由于太湖治污的需要,该工程又经过改造,承担起引长江清水入太湖的双向调节功能。

  这个被称为“引江济太”的工程,看上去似乎并不复杂,但其发挥的功能,怎么评价都不会过分。太湖虽大,却状如一口平底锅,水浅且流动缓慢。平均水深只有2米左右,总蓄水量约44.28亿立方米,极易因污染而水质下降。自从启用望亭水利枢纽向太湖调水,受益地区水体流速由原来的0.1米/秒,加快到0.2米/秒至0.3米/秒,起到了“以静制动”的作用。引进的长江水质保持在二至三类,可发挥“以清释污”的功能。从2007年至2012年,仅经望亭水利枢纽调入太湖的长江清水近60亿立方米,相当于把太湖水置换了一遍;而通过长江边常熟水利枢纽引进的长江水,累计达到130亿立方米。目前,太湖主要水质指标均已达到国家制定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2012年阶段性目标。

  望亭水利枢纽管理所副所长钟惠钰领着我们登上水闸控制室,这是一座江南民居风格的建筑,有五层楼高。登顶外探,闸前的运河上舟船穿梭,搅起浑黄的水波;绿色的长江水缓缓而来,从运河底部纵穿而过。一清一浊,泾渭分明。太湖流域至今流传着大禹数千年前来此治水的故事,震泽镇的一座“禹迹桥”,据说就有大禹留下的遗迹。当年的大禹需要应对的,不过是湖水泛滥一类灾害,远不如当今治理湖水污染这般复杂且极其艰难。河网密布源流错综的太湖流域,一旦玷污,也远不是几项工程便能彻底奏效。根据国务院2008年5月批复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近期太湖综合治理项目达1233个,总投资1114亿余元。这些项目即使全部完成,也还只能解决太湖污染的外在表征。要彻底根治太湖污染,还须调整产业结构,有大量事情要做。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当今“大禹”们的智慧与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先人,眼前这座水利枢纽就是明证。

  “目前,太湖流域另一个重要流域性骨干工程——太浦闸正在进行除险加固,该工程完工后,将对流域水环境的改善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钟惠钰的话,与来往船只的汽笛声,一齐响在我们耳中…… 

让太湖重现碧浪美景(美丽中国之旅)
顺德品鱼生
没有门牌号码的城市(国人看世界)
方寸世界话旅游
责编:尹 婕 邮箱:travelweds@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