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3月09日 星期六

泉州草庵举世无双

韩士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3月09日   第 07 版)

  草庵外景

  在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建泉州市,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开元寺,中国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清净寺,中国最古老、最大的道教老子石雕像等,都令人难以忘怀。尤其是世界唯一完整的摩尼教遗址草庵,更是格外吸引中外游人。

  草庵位于泉州郊外约10公里的晋江市安海镇苏内村华表山,它双峰耸起如华表对立,又因危岩巨石,状如剑戟,别称万刀山或万石峰。此山奇峰险崖,林壑幽美,古柏苍郁,草庵就掩映其中。

  近代著名高僧、艺术家弘一法师李叔同所撰《重修草庵石记》碑云:“草庵肇兴,盖在宋代,速及明初,轮奂尽美。”相传草庵始创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初建为草筑,故名草庵。到了元代(1399年),草庵改建为檐歇山顶式石砌建筑。它建在一片平地上,依巨石做壁,面阔三间,宽6.7米,进深二间,长34米,檐下用单挑华拱,庵前有庭院。庵内正厅的坐莲波斯摩尼像,雕在一块崖石壁上,整尊像高1.52米、宽0.83米,雕刻者巧妙利用石料的不同天然色彩,使其面部呈淡青色,手为粉红色,服饰为灰白色,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石雕艺术珍品。摩尼像背后,雕有直径近2米四射毫光纹饰,据《摩尼之佛法仪略》载:“摩尼之佛,顶圈十二光天胜相……吊于素披,仿四净法身,其居白座”,世称“摩尼佛光”。摩尼面庞圆润,眉弯隆起,两眼平视前方,散发披肩,腭下有两条长须,双手掌心向上置于膝头,一幅悠然安详的神态。这尊摩尼造像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摩尼佛像,李叔同曾诗云:“石壁光明相,传示佛现影。”1987年,设在德国波恩的世界摩尼教研究会以这尊造像作为会徽。

  摩尼教是公元3世纪中叶古波斯南尼比伦(今伊拉克)王族子弟摩尼(约216年—276年)所创,他以拜火教为信仰基础,吸收琐亚德斯教(古代流行于中亚一带的宗教)、基督教、佛教的教义创立了摩尼教,公元3至5世纪,它在亚洲、欧洲的很多地区流行。明代史学家何乔远《闽书》称摩尼教:“衣尚白,朝拜日,夕祈月”,因其教义崇尚光明、反对黑暗,故称“明教”。摩尼教约在公元6至7世纪传入中国,因它崇尚光明,反对黑暗和压迫,提倡互助合作精神和淳朴节俭的生活,因而在百姓中广为传播,风靡一时,在中国曾一度成为仅次于儒、释、道的第四大宗教。当时泉州海外交通盛况空前,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住有不少波斯商人,其中有摩尼教信徒,因而摩尼教在泉州郊外晋江兴起。后来,摩尼教屡遭禁绝,但依然在民间暗中流行,著名的方腊起义就是以明教为组织形式。到了元末,摩尼教提出“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的号召,掀起反元斗争浪潮,朱元璋利用“明王出世”建立明朝。朱元璋建立政权后嫌其教义直逼国号,下令禁绝摩尼教,捣毁其寺,遣散其徒,摩尼教一蹶不振。摩尼教这一古代世界性宗教,也因种种原因而湮灭。而晋江草庵摩尼佛,被后人误认为是释迦牟尼化身而受供奉,无形中得以保存。

  草庵外貌虽与佛教寺庙相似,但它是世界摩尼教存在的唯一遗迹,其文物、旅游价值无可估量,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于1991年2月到草庵考察后认为,草庵摩尼光佛和摩尼教寺庙是世界上唯一仅存的。正是这一独特魅力,使草庵享誉中外,成为举世瞩目、别具风采的人文景观。

让中国紫檀文化走向世界
侗寨板凳桥
冰臼天下奇
宜宾早茶香
泉州草庵举世无双
责编:尹婕 邮箱:travelweds@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