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2013年属蛇,这是一种拥有极强“蜕变”能力的动物。
春节期间,初一到十五,最大感受是“变”:眼里是变,耳边是变,风气在变,思想在变……中国“正在起变化并将起更大变化”——这个判断,正被一系列迹象佐证。
已经开启的2013年,或是中国“蜕变”的一年。
1
春节变:
酒风背后是政风和党风
从十八大结束的去年11月15日,一直到刚送走的元宵节,中国人最大的兴趣是,热议新的变化。
每到春节,“万象更新”是中国人贴在门头上,挂在嘴边上的期待。今年春节,“万象”中最大的“更新”是风气在变,尤其“酒风”。“以前过年一天几顿酒,不好意思拒绝,现在强迫你喝酒的少了。”过完节,不少人感慨今年春节“酒风”变弱。
管住酒风不易。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诗与酒的因子。“李白斗酒诗百篇”,“张飞借酒破敌”,常为文人武士津津乐道。然而,内涵丰富的酒文化,却常被简单曲解为“能喝”。“宁伤身体不伤感情”,让人苦不堪言。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包括军队,“能喝酒”甚至被贴上“荣誉”、“能力”与“品德”的标签,成为选人聘人“潜规则”。
大喝背后常是大吃,常大吃大喝哪还有精力“实干”?人浮于事,官僚主义滋生,还如何实现“全面小康”,“两个一百年”目标?“酒风”关系到政风、党风,关系人心向背,甚至关系到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必须要管。
节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批示,“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军队发出“禁酒令”,同样引导了风气。上行下效,党风影响政风(军风),政风带动民风。事实证明,披着文化外衣的“酒风”可治,顽固不化的风气可转。
风气之变,可追溯到十八大闭幕的去年11月15日,习近平10多次谈到“责任”,特别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可追溯到开会不摆鲜花、出门不封路等“八项规定”;可追溯到“中国梦”、“实干兴邦”……
今年春节另一个大感受,中国在变小。因京广高铁加入,今年“春运大考”得分提升。从北京到广州,2298公里,朝发夕至,最快只需7小时59分。“中国速度”依旧强劲。“央视春晚”这道“年夜饭”也在变,一些地方台节目也显山露水。其背后是文化发展繁荣。微博上,任志强、潘石屹成为热点,则告知人们:除了官员,名人和“公知”同样是被微博监督的对象。
春节之变,还体现在一些东西的消失,另外一些东西的兴起。一位在京工作的长者回山东老家,奔着年味去“赶年集”,发现已不如往年热闹。“超市渐渐取代了集市。”
有些变化轰烈,有些变化静悄悄,有些看得见,有些看不见。春节之变,是这个国家变化的缩影。
2
国家变:
发生变化的条件逐步具备
一定不要小看细节,燎原的往往是星火。当变化的条件逐步具备,顺应潮流成为明智选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在发生的多种变化,正为发生新的大的变化蓄势。
人的视野在变。以农民为例。一位老家豫东农村的媒体同行意外发现,村里不少农民对钓鱼岛、黄岩岛事件有自己的判断,对欧债危机、中美关系同样关注。春节期间,鄂东黄冈市山村,一位在中科院务工的农民告诉记者,他对“段振豪事件”来龙去脉极为清楚,并为此事“网上发过帖子”。视野开阔,带来思想之变,继而是行动之变。
媒体取向在变。媒体是时代的“船头瞭望者”。人们发现,党报头版开始报道负面新闻。“15个电话,得到一句‘领导不在’”的“猛料”出现在《人民日报》上,有关“房姐”的报道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媒体越来越敢碰硬钉子,曾经流失的读者和观众正在回归。媒体之变,尤其官媒之变,在中国有风向标作用。
官员思想在变。直面监督成为一些官员的主动选择。春节期间,云南红河州委宣传部长伍皓发布微博,公布公车车号,“敬请全州广大干部群众和全国网友监督”。在变化发生时,官员被动适应不如主动迎接。
环境结构在变。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的崛起,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数字化野火”一词进入视野。一张微博照片,可以促成一名贪官的下台。一个微博议题,可以推动一项国家政策的制定。当然,一些虚假信息也在鱼目混珠。“微博恐惧症”已成为热词,善管善用“野火”成为时代课题。
“开弓没有回头箭”。十八大报告中透露出极强的深化改革信号,新当选的中央领导集体,更用话语和行动强化此一信号。“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苍蝇老虎一起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话一出口,便斩钉截铁。
人的心气在变。在东南的浙江杭州,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副总告诉记者,他主动订阅了一份2013年《人民日报》,“订的是国家未来的信心”。在中部的大别山南麓一个山村的婚宴上,当地一名企业家告诉记者,他对习近平提到的“实干兴邦”印象深刻。在武汉市蔡甸区大集镇一个村子的田埂上,一位农民告诉记者,他关注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小康”。
13亿人心的变化,往往促成并将决定国家的变化方向。
3
怎么变:
和平发展 中国需要“蜕变”
蛇虫蜕皮,痛苦异常;凤凰涅槃,死而后生。如何变,从哪儿变,同为难题。
2013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相比往年,中央政府换届将成亮点。他们将有哪些新的作为,备受期待。中国变得更好、更美、更可爱,是人们的期待。美丽中国从何而来?
空气要“蜕变”。GDP增减几个小数点,一年只需考虑两次,空气则要天天呼吸,人人关心。北京市的数据是,过年期间,鞭炮烟花销量下降近五成。除了节庆,日常同样重要。除了空气,河湖、地下水同样关系民生。当变化正在发生,有的地方还企图用“政绩广告”掩盖环境问题,正遭唾弃。
思路要“蜕变”。2013年初,“两只鸟”备受瞩目,凤凰涅槃,腾笼换鸟——产业升级与转型。产业蜕变,背后是思路之变。要“全面小康”、“收入翻番”,建成“美丽中国”,发展思路要变。
反腐要有“威慑力”。国际关系中,一国威慑力需要三个因素:一是有实力,二是有决心使用实力,三是让对手知道这两点。同样,反腐的“威慑力”,必须要有动真格、出实招、“打老虎”的实际行动。反腐如此,转作风也如此。只说话不动真格,谁也不怕;只一阵风不长效化,谁也不当真。
“由奢入俭难”,“由宽入严难”,难免有人一时半会不适应。日前,记者接到中部某县宣传部长电话,说本县新年开班第一天的“工作状态”,被媒体“曝了负面新闻”。从起初压力极大,渴望“沟通记者”,再到现在“利用这条新闻,推动全县工作作风转变,是件好事”的认知,说明大环境正在促成部分官员的心态调整。
对于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的挑战,中国已有研判。不可预知的挑战,往往才是真正的挑战。
日前,民进党“立委”许添财访问大陆时,引用18世纪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带着英国王子访美后说的话:“我看到的这个国家将来必然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只是我现在说不出原因。”
走向伟大,中国需要“蜕变”。而无论是小环境,还是大趋势,2013年属于“蜕变”。
制图:潘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