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节,我国大陆、港台以及世界各国的唐人街、华人社区,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我驻外使领馆也很重视这个节日,一般都举行春节招待会、联欢会,把当地的华侨、华人请到馆里一同欢度佳节。
我曾在布拉格、列宁格勒、杜尚别的中国使领馆工作过10多年,多次与华侨华人一起过春节,那种浓浓的中国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过中国年
每到春节临近,我驻外使领馆便开始忙碌起来,扫房子、擦玻璃、贴春联,在正门前挂上4个直径超过1米的大红宫灯,在走廊两边,挂满栩栩如生的走马灯,节日气氛一下子就烘托出来了。
除夕那天天刚擦黑,我驻布拉格使馆灯光便全部亮起来,正门前4个直径超过1米的大红宫灯特别引人注目。进入大楼,富有民间风情的走马灯,挂在走廊两边,人物、鸟兽、鱼虫,无不栩栩如生,活龙活现,奇妙无穷,让人不得不驻足。
大年三十下午,以大使为首的使馆主要官员,身着笔挺的中山装,满面春风地恭候在使馆大厅入口处迎接来客。客人多为同胞,他们都是使馆的熟人,也有金发碧眼的洋女婿、洋媳妇、洋娃娃,即“华属”。有的华侨华人或家属,特意穿上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对襟衣衫,女士也有穿旗袍的。见面问候时,一改平时的“您好”,而是满口的“春节快乐”、“恭喜发财”。所行礼节,除了握手之外,也常见拱手或鞠躬礼。
吃中国饭
准备几百人的筵席,光靠使馆里的厨师难以完成,常常安排人帮厨,有时全馆齐上阵。筵席上鸡鸭鱼肉自不必说,而富于民族特色的春节传统食品,如饺子、春卷等是必不可少的。包饺子大家都会,而做春卷却相当复杂。先说春卷皮,只见厨师将面搅成糊团,在加热的平底锅上一划一转,1-2秒钟,一张直径约15厘米的薄皮就做好了。包春卷与包饺子完全不同,先在春卷皮上放上馅(如鸡丝、豆芽、肉末等),将皮卷成筒状,再把两头叠进去,皮与皮之间用面糊粘住。下锅炸制,需有经验的厨师亲自掌握。
迎春招待会的餐桌上既准备了筷子,也摆放了刀叉。然而,这一餐几乎没什么人使用刀叉,老外也自觉遵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使用筷子。
招待会上,饮酒是少不了的。由于是春节聚餐,不必拘泥于外交礼节,气氛相当活跃,像“哥俩好”、“六六六”等划拳、行酒令很常见。不过,大家只是为了助兴,当场喝醉、耍酒疯者并不多见。
说中国话
华侨华人多使用当地语言,中文水准降低,是普遍现象。而使用中文和当地语言的双语家庭,中文水平一般比较高;即使平时用当地语言,但同国内联系较多者,在语言、文字交流上也没什么问题;而大多数第二代和儿童,口语能力普遍较低,更不用说阅读了;洋女婿、洋媳妇,由于多年同会讲中文的人一起生活,耳闻目染,也多少能讲几句中国话,但是常闹笑话,如分不清贬义、褒义,想表达自己只是个普通小人物,却说成“我是小人”。我记得有一次,夸一个人中文说得好时,他竟回答说:“我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我们不会讥笑他们,试想,我们说外语时,也免不了会有类似的笑话。
享中国乐
各国过年过节都有自己的乐法,如有人在聚会上,互掷蛋糕打“蛋糕战”,也有人高兴时以砸盘子取乐。我国春节娱乐,则是燃放烟花爆竹,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等。而使馆处在国外环境下,有诸多不便,我国的某些传统娱乐形式无法照搬过来,因而在使馆过春节有不少遗憾。使馆春节的“乐”,主要是年夜饭后联欢节目,通常是在室内的唱、跳、玩等。
使馆为喜欢跳舞的人准备了舞场,交谊舞、民族舞都可以。我记得,当时国内正流行扇舞,使馆还专门准备道具——折叠纸扇。京剧、豫剧、黄梅戏等,尽管没有伴奏,大家也唱得有板有眼。“沙家浜”中“智斗”;“武家坡”之“一马离了西凉界”,河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以及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等,都是常见唱段。
为孩子和家长们准备的娱乐项目有:蒙眼点鼻子,即将自己的头像画在板上,而鼻子则需被蒙住眼睛后,往上补充,一般很难找准位置,有的把鼻子画到耳朵、眼睛上等,引得人们大笑。为了练习孩子们使用筷子的技巧,娱乐节目还有:用筷子夹玻璃球。谁在规定时间夹得多,谁就可获奖。
喜欢安静的人常常去猜灯谜。猜灯谜,需要一定文字水平,脑子要灵活。猜对者,可到领奖处领取奖品。“四面不透风,十字在当中。若是猜田字,那是白费工。”打一繁体字。谜底:“亞”。此谜语在华侨华人看来并不太难,因为他们中间不少人使用繁体字。
近12时,人们在大厅里,扭起秧歌,等待那神圣一刻的到来。只见大使,走到麦克风前,郑重地宣布新春开始。人们欢腾起来: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祝愿大家阖家欢乐,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