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1月22日 星期二

中国游客东南亚喜过暖冬

本报记者 田晓明文 本报记者 沈兴耕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1月22日   第 08 版)

  母子代表老挝典型的微笑:纯静而羞涩

  老挝万象凯旋门

  老挝僧人

  老挝人幸福的野餐

  柬埔寨独立纪念碑

  柬埔寨国家博物馆

  充满沧桑的吴哥窟

  今冬极寒。可从北京到曼谷飞行不到5个小时,一步就能跨进夏天。

  新年前夕,我们随中国人出境游的热潮,来到泰国、老挝、柬埔寨,开始了温暖快乐的东南亚之旅。

  曼谷囧途:赞叹中国速度

  “哎,泰语问好怎么说?”

  “我知道越南语的问好。”

  在北京飞往曼谷的飞机上,一群中关村的白领正嘻嘻哈哈地练习泰语。一打听,是公司奖励员工出国旅行的。紧挨着我身边坐的年轻人告诉我:“这几年,公司效益好,每年都组织我们出国。上一年去的是越南。这不,今儿又奔泰国啦。哈哈,现在我们公司有个潜规则:只要干得好,每年冬天都能出国晒太阳。”

  的确,日益火爆的出境游,让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只要花上一两个月的工资,就能在寒冷的冬季到东南亚享受温暖的阳光。

  走出国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更让中国人自豪。在曼谷海关,验关员慢慢悠悠地翻着护照,左顾右盼地签字盖章,直令开始习惯追求效率的中国人发笑。几位退休的老人更是笑得哈哈的:“这不跟以前,咱们在商场购物时,常遇到的怠慢一样嘛。呵,还甭说,这么慢,在北京还真看不见了。”

  汽车一上曼谷公路,那叫一个堵。汽车、卡车、摩托车、人流交汇并行,不到10公里,汽车要开1个多小时。一位北京游客感慨道:“都说北京堵,到了这儿,才知道,天下第一堵是曼谷。真受教育啊,赶明儿,回北京遇上堵车,想想曼谷就不着急了。”

  对泰国感受最深的是沈先生,13年前,他就到过曼谷。在他印象中,那时,中国发展正在起步阶段,一到曼谷,只见高楼林立,灯火璀璨,是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而现在再看,曼谷只不过像中原的省会城市。中国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已日新月异。

  悠哉万象:感慨昨日时光

  从曼谷飞万象,仅用了1个小时。万象是个幽静而美丽的城市。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满眼的蓝天、白云、绿树,人整个悠闲起来。

  走在万象街头,地阔路宽人稀。我不由得地笑了起来,因为想起中国上世纪70年代流行的段子:“一条大路走到头,一个警察一岗楼,一个公园一只猴。”发展中的老挝,可看的景点并不多,万象的凯旋门、玉佛寺、塔龙,用不了半天就转完了。

  当地华侨告诉我们,去南额湖看看。于是,我们向万象郊区出发。一路上,只见用长柱支撑、离地面约1米高的木楼和竹楼,当地人称为“高脚屋”和“浮脚楼”。这种建筑,雨季时,雨水容易倾泻,通风纳凉。田野里散养着精瘦精瘦的耕牛,却很少见人。

  转过山坡,我们来到南额湖畔,一排“浮脚楼”是生意红火的酒店,酒店临湖的竹窗上吊着椰子壳做成的花盆,在山水的背景里,显得更加鲜活生动。这就是老挝,一切都是这么的自然。

  更吸引我们的是那一碧如洗的湖水,远处的青山,在澄澈的阳光里,朦胧袅娜。来自浙江的江先生惊呼道:“这简直就像千岛湖,比千岛湖更美。”原来,这也是个水库,四面群山围成一圈,蓄水成湖。青山没入水中,便成了郁郁葱葱的岛屿。

  我们迫不及待地租船向对岸划去,湖上人少船稀,难寻飞鸟,天地之间,万籁俱寂。难得清静,难得悠闲,只有清风阳光。

  终于到了对岸,伴随着一家老挝人野餐时播放的音乐,江先生跳起了欢快的骑马舞。老挝人见此情景,马上将音乐换成了《江南style》。这就是老挝人,友善低调,脸上总带着温和幸福的微笑。“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在老挝变成了“享受生命就是时间”。

  躁动金边:发展中的阵痛

  我们一到金边,导游就提醒:“包要抱在怀里。包背在前面是自己的,背在身后是别人的。”傍晚,车声轰鸣,摩托在汽车和人流中飞快穿行,稍不留神,游客的背包,就会被飞驰而过的摩托车手拽走。那时,游客只能站在街边,望着摩托车流无奈地兴叹。

  除了躁动不安,金边洞里萨河畔的黄昏还是美丽的。

  沿河向上行去,金色的晚霞将大皇宫的检阅台照得更加金碧辉煌,河上吹来爽人的凉风。走过皇宫不远,便是欧美美食街,一排西洋风格的青砖小楼,与柬埔寨大气磅礴的民族建筑交相辉映。我们在一家餐吧用完晚餐,结账出门前,店里人双手合十,用汉语说:“谢谢,谢谢中国。”抬眼向吧台墙上望去,在密密麻麻的英文、法文留言旁,有几篇中文留言格外亲切:“北京—金边。美景、美味。”

  夜晚的金边就是这样躁动而令人难忘,看着街上繁忙的车流和红火热闹的夜市排档,我恍惚回到了改革开放之初的广东,那个喧哗而充满活力的早春。

  吴哥的经历,让我们更充分地感受到柬埔寨发展中的阵痛。

  吴哥遗迹无疑是柬埔寨王国曾经辉煌与悲情最直白的吐露。走在壮丽的遗迹中,我们深深感叹古代高棉国的伟大而沧桑,柬埔寨国歌中唱道:“庙宇在丛林中沉睡着,铭记着这个伟大王国的璀璨。”

  而就在这吴哥胜地,却让我们快乐的东南亚之行,第一次有了“挨宰”的经历。那天,从金边来的导游领我们去吃晚餐,翻开菜谱,图文并茂,菜价一目了然。点了5个菜1个汤,按菜谱上的标价,大约50美元。可结账时,老板张口就要80美元。仔细一看账单,每道菜都比菜谱上贵了许多。老板强调说“上的是大份。”这时,我们才发现这里菜谱与金边不同,只标一种价格,没有大中小之分,收钱时,大小全凭店家一张嘴。金边导游气得连呼:“上当了!”有趣的是,自此,每次吃饭时,点完菜,金边导游都会与店家一一确认菜价,算完总账,才放心吃饭。导游告诉我们:这是他一夜难眠,想出的防骗绝招。我们顿时为这位聪明可爱的金边导游而感动,更为吴哥还不规范的旅游市场而感慨。

  从金边飞往曼谷的飞机上,在柬埔寨生活了8年的北京人舒先生听完我们在吴哥的遭遇,感慨道:“这就是发展中的阵痛。在柬埔寨,许多人只渴望快速发财,却不知不择手段,将来失去得会更多。”

  美丽的吴哥就是这样沧桑得令人心碎!

中国游客东南亚喜过暖冬
诗城马鞍山
图拉苏冰川
责编:田晓明 邮箱:13901161689@139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