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1月05日 星期六

飞天梦想照进现实(中国载人航天英雄谱⑥)

——记载人飞船系统、空间试验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

何晨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1月05日   第 08 版)

  张柏楠近影

  如果我们能够为我们所承认的伟大目标去奋斗,而不是一个狂热的、自私的肉体在不断地抱怨为什么这个世界不使自己愉快的话,那么这才是一种真正的乐趣。

  ——萧伯纳

  

  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来说,萧伯纳这段话堪称至理名言,从小时候就喜欢航天,到长大后成为“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副总设计师、“神舟”六号至“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将理想现实化,他从中获得了真正的乐趣。

  梦想得升华

  张柏楠,1962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从事化工研究,母亲从事会计工作。受到父母喜爱读书这个爱好的熏陶,张柏楠从小就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而在小学时,因为一本偶然在父亲书柜中翻阅出的“文化大革命”前出版的《航空知识》,他与航天航空结下了不解之缘,浩瀚无垠的苍穹无疑令他着迷无比。自此后,他的整个中学时期都一直订阅《航空知识》。

  全国恢复高考后,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将所有的选项都填上了“航天航空”,立志非此专业不学,最终如愿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本科毕业时,为了尽快从事渴望已久的卫星设计工作,他不顾学校的挽留,最终选择来到北京,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攻读复合材料力学专业研究生课程。那个时候的他就像巴尔扎克所说的:“拼着一切代价,奔你的前程。”而当年选择的这条路,张柏楠现在还在坚定不移地走着,一走就是几十年。

  低调担重任

  如果说许许多多为航天事业做贡献的人可以被比作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那张柏楠无疑是其中异常明亮的那一颗,即使他为人低调谦虚,也难掩其闪烁的光芒。

  1987年张柏楠研究生毕业以后,来到总体设计部六室,从事返回式卫星总装设计工作,不久,又站到了航天飞船设计的第一线。1998年,神舟一号甫一研发,才35岁的他就担任了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这一重要职务,主要负责结构验证。神舟五号成功后,张柏楠从“老航天”、中国航天界的功勋乃至元老级人物戚发轫的手上接下了载人飞船系统的总设计师、未来空间站的设计总管的重任。而戚老在评价他时,只微笑着说了一句话——“像我,比我懂得多”。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张柏楠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光辉历程。神舟一号飞船的成功回收让张柏楠印象最为深刻。犹记得内蒙古四王子旗草原的那个深夜,清冽的抛伞舱盖声意味着神舟一号飞船的成功返回。“一直到现在,我还能回忆起那个场景的每个细节,人生中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享受心血之作的成功。”张柏楠动情地说。

  随后,张柏楠还主持和参与解决了“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正常运行、安全返回和出舱活动中的多项重大技术问题。当飞船研制遇到重大难题时,攻关小组的组长往往都是张柏楠。神舟四号返回时被发现舱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张柏楠作为技术工作的主管副总师受命带队攻关成功。神舟五号发射前,他提出并主持制定飞船系统载人放飞准则。“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所有的航天人都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而对于自己做出的贡献,他本人却只字不提,更愿意不为人知地默默做事。

  热爱生动力

  对于工作,张柏楠说:“我把对事业的热爱转化成工作的动力。从事航天事业,我非常高兴,乐在其中,哪怕是夜以继日工作。对事业热爱也给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神一到神七,七个飞船都有突破。面对众多的压力和困难,我们一个个去攻克。”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每一次飞船任务都不同,面对的困难也不同。随着飞船任务难度的提高,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难,每一个问题都是对解题者的挑战和考验,不过好在张柏楠及其带领的团队都能够一一应对。在神舟九号任务中,为了攻克“人控手动”的难点,他们进行了多次人控交会试验,其中最多的试验就是数字模拟仿真。而即将上天的“神舟十号”又会出现新的任务。张柏楠于2012年11月29日在香港科学馆发表专题演讲时表示,“神舟十号”是为“天宫一号”提供载人天地往返运输服务的应用性飞行,这也是神舟飞船第一次进行运输服务。新的任务对航天工作者来说意味着新的挑战和无数个为了飞船成功发射而奋战的夜晚。“我所要做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做扎实。通过大量的分析试验,换来每一步的完美。”张柏楠说。

  “对事业的热爱让我对工作一丝不苟。我们从事的工作不能出现任何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载人航天失败例子很多,任何一个小失误,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正是这份热爱,才让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张柏楠如是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张柏楠和成千上万在航天航空领域勤恳工作的人们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印证了这句名言。感谢这些航天人,是他们的辛勤努力使我们能够亲眼见证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实现航天梦想。愿我们一起努力,让人类文明走向更为广阔的宇宙! 

如何祛“专利沉睡”之痛
分形几何学的梦幻
飞天梦想照进现实(中国载人航天英雄谱⑥)
央视科技盛典启动
“声波识别”可用于购物
责编:张保淑 邮箱:zbszhang@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