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再添一项“世界第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称,中国继2010年超过日本后,2011年再超美国,成为专利申请第一大国。然而,汤森路透旗下知识产权咨询公司新近发布的年度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却没有一家中国公司,上述事实无疑是对致力于打造创新型国家的我们一个有力警醒,它一方面告诉我们,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个人和企业的自觉选择,另一方面更告诫我们,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现创新驱动依然任重道远。
专利申请第一背后的危机
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郭禾教授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等无形资产取代资源等有形资产对国家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专利备受争夺的原因。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夺得专利申请数量冠军实属自然。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数量猛增的背后当然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以及政府大力支持的硬性支撑,但由政策中片面追求数量的导向及考核指标的数量化倾向造成的专利泡沫巨大。很多申请人并非为了市场而专利,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专利而专利。据《中国科学报》报道,2011年我国专利技术实施率仅为0.29%,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申请量只是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专利授权量、实施率、转化率以及有效专利拥有量等指标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李顺德显然只把专利申请量仅看作一个参考性指标,他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专利申请授权和授权之后的实施转化,也就是“获得授权的专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价值”上。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许春明对我国专利申请量冲高这一现象在表示欣喜地同时又有几分担心,他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市场导向的创新活动并不像专利申请和批准数量般让人兴奋,在政策导向下,不少企业并不是出于市场需求而是为了获得某些优惠政策申请专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则是为了结题或评职称。
对专利转化实施不畅造成的“沉睡”,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唐要家指出,由于专利的生产过程要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被创造出的各种专利成果如果不能转化并获得利润回报,则会降低创新主体的创新激励;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沉睡使创新成果不能得到转化使用还会引起产业技术升级停滞,这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专利沉睡成为制约中国产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障碍。
专利沉睡之痛的反思
形成专利沉睡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在郭禾看来,不合理的科研激励体制和专利审查体制,以及由此导致的专利泡沫难辞其咎。他解释说,专利申请量是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直接导致了对专利授权量、实施率以及有效专利拥有量,乃至专利经济效益等指标的漠视。不仅如此,这股专利申请量导向之风还波及高校及科研机构,部分科研人员将专利申请数量作为职称评定的筹码,而不考虑专利获得授权后的实际市场前景。这直接催生了一批注定无用的“沉睡专利”。
“酒香也怕巷子深。”唐要家认为,缺乏有效的专利信息和专利交易平台是导致一些极具市场前景的好专利沉睡的原因之一。他说,专利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和市场化应用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公共专利信息和专利交易平台,专利技术的信息流通不畅常常导致技术专利不能市场化,需要技术的企业又得不到技术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对专利商业化应用进行评估的中介机构,导致专利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发明人对专利收益预期过高,而需求方又无法准确判断专利所能带来的收益等因素,双方无法成交,专利被迫“沉睡”。唐要家同时指出,制约技术专利转化的其它因素有很多,比如,投融资体制不完善,社会金融体系能够给企业提供的融资渠道很少,资金量很小或者融资成本很高,企业进行专利转化的成本就会随之提高,企业进行专利转化的收益预期也会减少,从而产生专利沉睡问题。
阻击“专利海盗”时不我待
沉睡的中国专利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大大刺激了“专利海盗”们的贪欲。他们本身并不从事专利生产,而是组建以购买、销售专利获利的所谓发明公司。这些公司能够以相当低廉的代价,独占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大量的沉睡专利,由此形成自己完备的专利群,并对产品进行严密保护,最大限度阻止相关企业的技术跟进,迫使后者重金换取专利,自己则从中赚取巨额利润。“专利海盗”们光明正大地利用市场规则,通过资本的力量,借助国际通行的知识产权保护理念和文化,堂而皇之地把凝结着国家高昂投入经费的专利成果据为己有,并且将其变成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利器。对此,我们一方面要认识清醒并保持警惕,另一方面也不能情绪化地将其斥之为阴谋,而是要理性地分析并解决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
唐要家认为要唤醒沉睡的专利,就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市场化的风险投资体制,为企业提供创业融资和风险管理服务,加强政府对专利成果转化的扶植力度,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专利成果要通过提供税收、财政政策加以扶持。政府应该努力建设一个通畅的专利信息交换平台,互通专利供求双方的信息,使有商业化前景的专利可以快速得到实施,没有价值的专利得到淘汰。让专利持有人能够准确地把握社会上对于专利的需求,也使买方能够以准确的信息去购买专利。针对专利交易市场信息不流通的问题,可以建立专门进行专利信息交流的专业性中介公司,促进专利转化和交易。针对目前科研体制中只追求论文或成果数量、专利成果中发明专利比重太低和专利成果脱离市场实际的专利泡沫问题,一方面应该改进科研成果考核评价体制,突出对科研成果质量和市场价值的考核,并通过发挥企业在专利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促进产学研结合及合作研发来提高创新成果的技术经济质量;另一方面要严格专利审查制度,建立科学、高效的专利审查评价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