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1月05日 星期六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有一个回民区。它是怎么来的?现况如何?

中国“民族第一区”探秘(海外版记者走基层)

本报记者 王咏赋 李有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1月05日   第 04 版)

  本报记者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采访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伊和宫胡文萱摄

  隆冬时节,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寒意袭人,但位于该市回民区中山路商圈的伊和宫里却暖意融融:奔放的音乐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回荡,身着艳丽服装的演员在台上尽情热舞,台下的宾客们沉浸在浓浓的伊斯兰风情中……

  “明清时期,回民区就是塞外重要的贸易中心,是著名的‘丝茶驼道’的起点。”回民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区长王文林说,1950年,原绥远省人民政府在这里建立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城区——归绥市回民自治区。1956年更名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这个“区”不是泛指的地区,而是地地道道的市辖区。以一个民族的名称为一个市辖区命名,全国屈指可数,而呼市回民区是第一个,堪称中国的“民族第一区”。

  宜居 老旧城区换新颜

  霓虹彩灯掩映下,排排尖拱形并列的门窗、浑厚饱满的绿色或黄色的球形殿顶、高耸的柱式塔楼……夜幕中的伊斯兰风情街独有的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的区委书记白云,如数家珍地向本报记者介绍:历史上,回民区危旧房屋多、城中村多、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现在的城区景观让人刮目相看:

  2006年,伊斯兰建筑特色景观街建成,并于2008年荣获联合国人居署迪拜国际最佳范例(中国)设计推动奖。2007年,成吉思汗西街等4条干道通车。2010年启动实施了成吉思汗西街绿化带和辅道建设工程,并开工建设了4个蒙元文化主题广场。2011年,建成清真大寺广场,将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清真大寺全貌首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2年底,具有浓郁伊斯兰风情的伊和宫建成投入使用。在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冒出这么一个伊斯兰风格的城区,连宁夏、云南等回族聚居区的官员都感到吃惊,纷纷来这里“取经”。

  和谐 民族团结共发展

  回民区有回、蒙、汉、满等23个民族,总人口约40万,其中回族人口近3万。走在街头,穿行人群之中,不难发现这里各族民众相互包容、和睦相处的氛围。而不同宗教的活动场所比邻而居,更让人称奇。

  “近年来,民族宗教政策在回民区得到全面落实。其他民族的居民不想离开,而别的地方的回族群众争相往这里搬。”白云说。

  回民区始终坚持民族宗教无小事的原则,把民族宗教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民族宗教工作三级网络机制、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同时,注重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关心宗教人士的成长。在全区中层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超过33%。“在处理许多民族宗教问题时,这些干部发挥了关键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区委副书记马慧军说。

  为帮助民族宗教界人士解决实际困难,回民区在呼和浩特市率先将宗教职业者生活补贴列入财政预算,每月发放生活补贴,并逐步将宗教职业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享受国家医疗保障。此外,回民区通过采取在经济实体开办初期减免税款等方式,帮助宗教团体发展经济实体,保证了宗教团体的自给自足,辖区内各宗教活动场所的环境都得到了极大改善。

  幸福 民生改善显成效

  “现在赶上了好时代,衣食无忧,啥也不愁,活得舒坦呀!”新年前夕,76岁的回民区攸攸板镇厂汉板村村民储二忠老人开心地对本报记者说。

  2011年9月,储二忠从低矮的平房搬进了乾沁园小区的楼房,没花一分钱就住上82平方米的房子。从此,有地暖的新楼房,他少了冬日一天来回十几趟搬煤取暖的麻烦,有了每人每月480元的养老金和村子每月补贴养老金100元以及医疗保险,不再为自己和老伴的生活和医疗而担忧。

  白云说:“新世纪以来,是回民区历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区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从2005年到2012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95.85亿元增加到300亿元,财政收入由6.12亿元增加到20.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420元提高到315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338元提高到1467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92亿元提高到310亿元。在此期间,回民区先后启动了15个村的整村改造,规划建设了总投资167亿元的村民住宅小区;新建经济适用住房60万平方米,廉租房1124套;投资5600多万元,建成了穆斯林老年公寓和市民服务中心……这一系列举措,让储二忠这样的普通百姓的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红会回应社会关切事件
中国“民族第一区”探秘(海外版记者走基层)
希望缅政府妥善解决缅北问题
长沙口岸出入境人数创新高
“爱你一生一世”
《癸巳年》特种邮票5日发行
舞剧《清明上河图》将赴美演出
伪古文《尚书》确系后人伪作
贵阳孔学堂开门迎客
情暖维族困难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