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1月04日 星期五

一个老外的中国乡愁(阅读笔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1月04日   第 11 版)

  年轻的美国人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1996年8月来到长江边的涪陵市,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师范专科学校教书两年。之前他对这个地方闻所未闻,他眼里看到的也是以前从未看到、甚至想象不到的景象。“那座城市一直都在变化——在那些日子里,全中国上下都在快速发展着。”他用自己的笔记下这里的过去和正在发生的变化,于是有了这本《江城》。

  跟着他看看这个城市吧:到处是空洞的标语口号;城里空气污染,烟尘滚滚,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出租车司机在15分钟的行程中摁了566次喇叭;江湖郎中在街边用锈迹斑斑的器具为人拔牙;无休止的宴请中总有人烂醉如泥,学校和每个系都有酒量排行榜……

  涪陵的另一面是别样的景色:“山谷里,春意无处不在——泡桐花竞相开放,黄灿灿的油菜花迎风飞舞,一畦畦胡萝卜、莴笋、洋葱、扁豆正在疯长……水稻的嫩秧一片碧绿,色彩艳丽。”更让海斯勒喜爱的是这座城市的人淳朴、真诚、坚韧,身上有一种无言的力量,他们对教育无限尊重,大多数人对于未来充满了乐观,对外国人也真心相待。

  海斯勒教他那些农村来的学生读莎士比亚、狄更斯……也引领这些从长辈的苦难和贫穷的家乡走出来的孩子们认识外面的世界。他既把涪陵当作自己热爱的故乡,喜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甚至容忍她的缺点;同时不忘自己的身份——一个冷静的外来人。“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海斯勒的朋友中有教师、学生、农民、神甫、生意人、艺术家,“涪陵是我开始认识中国的地方,也是让我成为一个作家的地方。我无法预测,这座城市还将经历怎样的巨变,但我知道,它会永远是我的中国‘老家’。”

  《江城》(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英文本出版于10年前,一直在美国畅销,2012年2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中文本,几个月中5次印刷,印数达13万册,这在近年历史文化图书中是罕见的。

  离开在涪陵的教书岗位后,海斯勒当过《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当过美国《国家地理》等媒体的撰稿人,现在是专职作家,2011年出版中文本的《寻路中国》(Country Driving)已使他名声大振。近十余年间,海斯勒常常回到涪陵这个第二故乡,曾经的贫穷、烂路、慢船,渐渐起了变化,长江上的快船多了,涪陵有高速公路,人们也正在摆脱贫困,往日美景却一去不复返了,甚至半个涪陵老城也淹没在三峡水库中。海斯勒说,《江城》“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的某个小地方。从地理和历史上看,涪陵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而这个小地方何尝不是当今变化中的中国的缩影,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我们想住进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又想留下白墙黑瓦的旧居;想在高速公路上驾车奔驰,又留恋乡间小道上的漫步。变化中的中国时时都在面对两难,也很难想清楚去往何处,只能存住对往日的记忆和缕缕乡愁。如海斯勒所说:“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袁晞

肖复兴的书房(名人书斋)
春潮(我的启蒙书)
《台湾村纪事》诉两岸同根(摘星楼)  
一个老外的中国乡愁(阅读笔记)
非虚构写作:“真实”之魅、惑(书林听风)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