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面对褒贬纷扰 中国自有定力(望海楼)

林 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12月15日   第 01 版)

  随着中国发展步伐加快,有关中国前景预判的分析报告层出不穷。12月10日,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表报告预测,中国经济实力将在2030年超越美国。同在美国,《外交政策》等媒体此前则预言“2012年中国即将崩溃”,高调唱衰中国。

  面对同一个研究对象,得出结论却大相径庭,除了认识偏见之外,很重要一点就是世界历史中从未出现过10亿级人口国家的崛起,以往的理论解释工具明显不够用,由此导致他们观察到的中国就像盲人摸象,看到的总是局部真理。

  中美学者之间对中国的认识更存在偏差。数年前,美国学者谢淑丽曾写了本书名叫《中国:脆弱的超级大国》,中国学者的第一反应是“中国是超级大国吗”?而美国学者的第一反应是“中国脆弱吗”?

  其实,不管外界是褒是贬,捧杀还是棒杀,中国都不必太过在意,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从世界权势转移的大规律看,从地缘政治衡量,世界权力重心就是从蕞尔小国(如荷兰、英国、日本等)向疆域大国转移;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国家兴衰更多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强大程度,而非简单的拥有多少金融资本。而在这两方面,中国的情况都不算差。我们确实有理由对中国当下的发展怀有自信。

  与此同时,中国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现代化进程从来就不是线性过程,许多看似辉煌一时的国家最终黯然收场(如伊朗巴列维王朝、苏联等),这些国家并非遭遇外部挑战,而更多是内部出了大问题。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在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积累下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中国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打破发展中国家始终难以真正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魔咒”,至今仍是悬念。中国确实没必要妄自尊大,“我们自豪而不自满”。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需矢志不渝地埋头苦干,实干兴邦。劳动创造价值,实干才有业绩。纵观历史,几乎所有走向强大的国家,除各种特殊机遇外,都须臾离不开艰苦卓绝的实干。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和提升民族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才可能使国家真正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要实现目标,国家就要立足“人民”这一力量源泉。只有这样才能像希腊神话中的安泰那样,源源不断获得“正能量”。中共十八大报告洋溢着以人民为本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就职时提到最多的词汇也是“人民”,这种政治理念确保了中国能够上下同心,使“中国梦”一天天成为现实。

  更重要的,在走向复兴之路过程中,中国还要有定力,尤其是要对自身的发展道路、政治制度心怀自信。当年戈尔巴乔夫置苏联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于不顾,一味强调“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其照搬西方民主的结果是国家全面解体。当前中东部分国家在民主转型后动荡混乱。这些例证表明,言不及义的高谈阔论,尤其是盲目追逐“普世价值”,只会误国误民,使国家更加孱弱,民生更加艰难。

  对照之下,中国强调中国特色,尤其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自信”提法显得尤为睿智。它不仅是对中国发展成就的理论肯定,更使中国绕开了曾经使苏联及当前部分中东国家陷入衰退的“政改陷阱”。就此而言,外界对中国未来的预测确实不必过于悲观。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国际问题专家) 

吴邦国主持委员长会议
绿荫广布引春风(海外版记者走基层)
温家宝会见国合会外宾
中国用电量连续两月反弹
承载力最大环形起重机完工
笑迎飞雪
极重污染天公车停三成
两岸再增航点航班
面对褒贬纷扰 中国自有定力(望海楼)
“西湖龙井”:秋茶变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