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艺术与科学

“联姻”的美好生活(风尚)

王慧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12月14日   第 07 版)

  图为荷兰艺术家设计的“莲花”,观众一走近就会自行绽开。
  罗晓光摄

  穿越到潘多拉星球,看看自己变成纳美人的样子;蚊虫不咬人,还发着光成群结队飞舞着组成各种字形;在房间里抬起手,就能把风筝放飞蓝天;对着墙点燃火柴,烟花就美丽绽放;手指拨动古老织布机上的纱线,就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

  日前,以“生态·信息·智慧”为主题的第3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在中国科技馆举办,展出了来自22个国家的112件作品,主要包括新媒体艺术、产品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艺术创作等,汇集当代国际艺术与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该展览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和已故艺术大师吴冠中共同发起,在2001年、2006年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

  李政道特意为本届展览撰写了前言:将人类珍贵的情感,升华为艺术;将自然基本的规律溶化成科学。艺术与科学,基于人类创造力的共同基础,追寻共同的目标:真理的普遍性和人类的未来世界。此次展览的作品正是从这样的目的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科学家和艺术家对生态、信息和智慧这3个命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在科技馆的一角,许多人正在排队“照镜子”。在这面“镜子”里,观众的头像被染色、变形、拉伸成为一个《阿凡达》电影中的纳美人形象,虽然肤色变蓝、鼻梁变宽,但仍保留着该观众本来的面部特点。这面像镜子一样的装置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数字互动影像作品《阿凡达变形站》,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参数化的计算来实现观众从现实世界到潘多拉星球的“穿越”。

  如果不是用人工照明,而是用萤火虫一样闪闪发光成群飞舞的蠓虫来制造广告牌,我们的城市会变得多么美丽?作品《天堂的轮廓》就研究了一套这样的装置。科学家培养并改造了一群不咬人的蚊虫,使其能在黑暗中发光,并利用蚊虫对声音敏感的特性,利用声音频率控制其群体性的飞行状态,这些闪闪发光的小精灵就能群舞着构成一些LED字形。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如此浪漫而亲切。一群孩子抬着头,高举着双手嘻嘻哈哈地挤来挤去,在他们前方的屏幕上,一只传统的风筝正从绿树成荫的村庄缓缓飞入蓝天,孩子们手中似有一根无形的线,控制着风筝的远近。旨在保护和传播风筝这一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品《放风筝的人》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该作品运用了微软的KINECT技术对风筝文化进行技术创新,使人们在室内就能感受到放风筝的乐趣。

  一台有着250年历史的织布机,本来是法国提花博物馆内的一件艺术品,在经过红外摄像机和超声距离传感器的改造之后,成为一套音像俱全的音乐织布机,参观者可以在空中或者纱线上随意地弹奏出自己的音乐。

  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因为“好玩”、“新鲜”、“惊奇”,第一天就迎来了近4000名观众,之后也一度达到每天2000人的参观量。有观众说,这些参展作品用最直接的方式,留住人们的目光和脚步。而更多的观众已经在期待下一届展览了。

如何影响我们(观察)
“我只是轻轻画一条线”(聚焦)
“联姻”的美好生活(风尚)
拾遗
文化遗产保护将进入公众传播时代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