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大运河申遗:

如何影响我们(观察)

本报记者 齐 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12月14日   第 07 版)

  图为厦门大学学生对厦门市第八市场的“文化遣产视角”的调查成果。

  大运河申请世界遗产,是目前中国最高级别和最大规模的国家申遗工程。其经历的8年岁月,也恰逢中国社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相比于大运河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领域所展示的成果,申遗活动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大幅提升了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自觉性。

  

  大运河申遗:吸引了更多的普通人,由只是觉得“应该”为文化遗产做些事,转变为一名“可以”做得很好的保护者

  说来话长。

  这是4月初的一个艳阳暖春,我站在课桌旁,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们讲着千里之外发生的事儿。“年轻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我笑嘻嘻地发出邀请:“我们去做个试验,看看厦门这儿有多少文化遗产吧!”

  大家面面相觑。真的?绝对不靠谱,不过信口一说。

  “大运河上已经有许多人在实验了。”我热情地给他们打气:“我们可以就从厦大开始。”

  8个月过去了……

  即便是我也没有料到,这个名为“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厦门”大学生实践项目,先后入围了省优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和“芙蓉学子·社会实践奖”,也有团员分别荣获了省、大学和学院的“优秀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称号。报纸和电视节目也从更广泛的价值,讨论项目所研究的厦大校园、鼓浪屿、中山路小店铺群、环岛路乃至第八菜市场。最重要的是,同学们用自己的脚步,再次诠释了一个普通中国人对待文化遗产保护,如何由“应该去做”到“可以做到”的转换过程。这一切,应该感谢大运河。

  大运河的申遗过程,吸引了无数民众的目光。于是,公众参与和文化遗产传播成为一项新兴的跨界研究课题,并通过如“大运河遗产小道”和“文化遗产视角下”这样具体的方法拉近了公众与文化遗产的距离。这些有效的步骤,开始推广到如“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厦门”项目中。在大运河之后,还有更多的文化遗产价值:蜀道、海岸线、华人的迁徙,它们构成我们生活延续的城市、村庄乃至街道……而每个人都可以主动参与并成为探索发现的主角。

  每每相隔十年左右的时间,中国人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就会发生一次变革,从而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每次演变,前后衔连,踏阶而上;但,没有哪个阶段如同大运河申遗这般波澜壮阔而影响深远。

  大运河申遗:使得公众明白,文化遗产所呈现的美好的精神家园,既不能靠“假古董”,也不能仅靠书本记载和传说

  1985年,那是个伟大的起点。侯仁之会同罗哲文、郑孝燮、阳含熙等四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应该尽早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大约用了20年的时间,我们将许多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宝贵财富以“世界遗产”的总括保护形式呈现给世界。那个时代,我们的目光集中在体量大、历史悠久又显而易见的目标。大运河算什么呢?所以,2004年至2005年底,我跟随老一辈文保专家着手推动“京杭大运河申遗”时,在文物界之外的大多数国人心目中,“人类非凡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很难和大运河联系在一起的。

  现在来回溯这一段激动人心又波澜壮阔的社会参与过程,无论你是不是亲历者,都可以非常清晰地看清我们思想的成长转变历程。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认识到:必须用人类共有的、真实完整的标准去看大运河,才会意识到它的伟大。在此之前,我们品味颐和园和故宫哪怕再加上长城,只需要从文物的、民族的、独有的角度已经足够——也就是说,我们尚在以传统的文物保护视角去判读文化遗产。从那个时候起,藉大运河申遗,文化遗产的6条标准,真实、完整的判断准则,开始进入全面深入人心的植入期。

  对于中国人来说,大运河申遗,其实就是要回答3个简单的问题:大运河是不是一个既代表中国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又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是一个怎样独特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人能将大运河文化遗产真实、完整地留给后代吗?

  简单吗?是的,我经历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考察活动,所有人都发自内心地认为,这条大河,显而易见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难吗?即便是到今天,我们仍然要说,大运河的申遗过程还处在合力爬坡的艰难时刻;我们仍然感觉到,我们对大运河申遗的预估,还是过于浪漫和乐观。

  大运河申遗,使得全社会都更准确地理解,文化遗产所呈现的美好精神家园,既不能靠“假古董”,也不能仅靠书本记载的传说;而是要用那些简简单单的“一草一木”进行实证。

  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恨“重建”和“再现”;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切肤地感受到“破坏”让自己无辜地流失价值、无辜地疼痛。

  大运河申遗:不只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数百年前的重大文物,也让我们花大力气关注身边“年头并不悠久”的真实历史

  不仅是规模巨大和历史跨度悠长,大运河对于全世界的文化遗产来说还有一个更加引人注目的特征:它是“活态的”或者说是还在使用着的。

  使用就会带来变化。那,这些新的人类活动,咋算呢?

  于是,一个新的思路提出来了: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目标,可以如酿造甘醇一样,使用“成熟度”的判读方法。这对近现代遗产的形成和保护尤其重要。以前只是关注正在消失的,现在我们还分出了一半的精力,去关心正在生成的未来遗产。

  “厦门大学,难道也有文化遗产吗?”这是我在课堂交流时,大家直接提出的疑惑。“文化遗产不是古董,你可以把它想象为一瓶酒。”我还记得当时的比喻:“总有它成熟又倾倒众生的时候,但如果我们现在不延续它的真实和完整,以后难道要用假酒来充数?”

  正是使用这种源自大运河上的方法,我们可以用一种全新的价值眼光,来重新计量身边原本已经熟视无睹的一切。

  就在我开始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一封邮件从厦大发来。“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厦门”项目中的一名团员告诉我,她要在全校的优秀社会实践大会上演讲了,选定的题目涉及“城市发展和文化建设”。

  “讲些啥呢?”我非常好奇。

  “我想说,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文化遗产就像酒一样,也有度数,不予保护,不但难以酿熟,而且醇香还会挥发。”

  我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好好准备吧姑娘,未来真的是你们的了。”

如何影响我们(观察)
“我只是轻轻画一条线”(聚焦)
“联姻”的美好生活(风尚)
拾遗
文化遗产保护将进入公众传播时代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gmail.com